次日,細雨綿綿。
鄭春壽走出屋子,心情頗為復雜,默念:
別了,大別山!
這將是他最后一次打量熟悉的家園。
院子里種著兩棵樹,一棵是柿子樹,另一棵還是柿子樹。
沉甸甸的柿子掛在枝頭,大部分果子表皮泛青黃,少數微微露出了紅色。
成熟在即。
不過,
自己沒有機會品嘗這一季甘甜的柿子了。
義父臨終前的囑咐他沒忘記,定居金寨后就在自家院子里移種下了兩棵柿子樹。
……
柿子樹,耐旱耐熱。
不論是南方北方、山地平原、沃土瘦地都能生長,生命力極其頑強。
特別高產,一樹能結上千斤。
樹齡高達300多年,比煌煌王朝的命都長。
更難得可貴的是,幾乎不需要伺候。
不吃草,也產奶。
柿子是水果,更是糧食。
年景好的時候,精打細算的主人會曬成柿餅藏起來,備荒。
年景不好的時候,富含糖分和維生素的柿子就是正經的口糧。
很難想象,
世上竟有如此神奇的“窮人專屬鐵桿莊稼”。
生命力強,高產、長壽、有營養,無需投入卻大量產出的一種植物。
柿子,能活窮人命。
……
離開時,他沒有鎖門。
人不在家,門是鎖不住的。不如敞開,歡迎八方來客。
“小橘,走。”
鄭春壽拍了拍車上的口袋,示意蹲在屋檐下的寵物趕緊上來。
“喵~”
體型龐大的橘貓靈巧的竄上板車。
板車瞬間一震。
拉車的驢茫然抬頭,不知剛才發生了什么。
細雨綿綿,眾人沉默步行。
橘貓似乎意識到了此行是背井離鄉,而不是一次玩耍,它突然起身,昂起腦袋,左右張望。
片刻之后,竄下車,一溜煙跑回了它熟悉的窩。
在泥濘地面留下一串淺淺的梅花腳印~
……
“小橘,走啊。”
然而,
素來聽話的寵物這次卻不打算再聽從主人的指令,龐大的身軀蹲在墻頭,眼睛瞪的溜圓。
它,不想走了。
一老漢勸道:
“春壽,走吧。”
“大別山不缺吃喝,貓自己能活,說不定比我們活的還舒坦。”
鄭春壽擦了擦臉上的雨水,扭頭跟上了隊伍。
出了村口,即將拐彎時。
他忍不住扭頭望了一眼。
只見自家的籬笆墻頭長滿了貓,村里所有的貓都來了,蹲了一排,靜靜目送主人離開~
身后是兩棵火紅的柿子樹。
從今日起,金寨村屬于貓了。
……
六安州,霍山縣城,
城門外遠遠走來了幾個衙役。
負責城門的綠營把總瞅了幾眼,皺眉道:
“好像不是咱們縣的。”
另一兵丁:“說不定是州城下來的。”
鄭春壽帶著兩年輕漢子身穿皂服手按刀柄,昂首闊步,目不斜視徑直從錯愕的把總身邊走過,一直走到城門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