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侯爺,確保一輪覆蓋清軍大炮。”
東面,受限于地形,清軍只有步兵進攻,并無火炮助陣。
南面,地形寬敞。清軍至少拉上了25門重炮,以及上萬的步兵。
很明顯南面是主攻,東面是策應。
故而,昌瑞山的5門12磅艦載長炮全部指向南面。
進駐東陵這么多天,炮手們早就標注好了距離,可以直接跳過試射環節。
……
在清軍發狂的攻擊下,遼東軍團傷亡慘重。
遼東軍團16000人,如今,已不足10000人。
還能鼓起勇氣繼續作戰的至多2000人。
吳軍將這些人編成督戰隊留在最后,將那些失魂落魄的烏合之眾頂在最前面。
巨木壁壘好,好就好在層層疊疊。
每層之間通道好似城門,可由塞門刀車決定關閉還是打開。
……
不過,在炮彈的轟擊下巨木壁壘開始錯位、移位,被炮彈轟的七零八落。
空中俯瞰就像是小學生的挑小棒游戲,毫無章法的堆疊在一起。
孝陵陽殿頂上。
一名炮兵士官笑了。
他對戰局充滿信心,優勢在我。
清軍打了上百發炮彈,卻沒有一發落入孝陵。
這說明什么?說明孝陵就是己方的防彈光環。
就差一個完美時機。快了,快了。
肚子咕嘟咕嘟。
他撕下大餅塞入嘴里,默默咀嚼著。
和他一樣,許多人此時正在咀嚼提前下發的大餅,這玩意下肚特別頂餓。
……
施令洋坐在山頭,吃著熱騰騰的烤餅。
心想,
人是鐵,飯是鋼。
再打2個時辰,敵人怕是舉不動刀。
正如他所料,清軍此刻集體感覺到了饑餓。雖然吃了早飯,但油水并不算多。
因為,沒人提前通知伙夫殺豬宰羊。
進攻是倉促決定的。
所以,絕大部分人沒有攜帶干糧。
只有極少數盛京支援來的旗丁人老成精,提前藏了點食物。此時,他們毫不猶豫的塞入嘴里,絲毫不顧忌身邊人的眼神。
老兵都知道,吃飽睡足,活下去的概率比別人要大10倍。
……
弘響也意識到了危機。
“一刻鐘后,擂鼓總攻!不論馬甲、步甲、養育,不論官階,自我以下全部投入進攻,一舉殺光吳軍。”
“昭告全軍,這一戰是背水一戰。”
“如果我們輸了,敵人會掘東陵、屠盛京。世祖爺和圣祖爺的骸骨會被砸碎,我們的妻兒將淪為奴隸,遼東將成為敵人的養馬場。”
“為了大清,也為了妻兒老小。我們,有死無生。”
眾將官心中悲戚,紛紛下馬跪拜。
……
當清軍的喊殺聲好似驚雷滾過大地時,所有人都意識到最后一刻到了。
孝陵前,
吳軍召集這段時間表現最積極的炮灰們,告訴他們:
“考驗你們的時間到了,頂住盛京八旗,飛黃騰達。甭想著潰逃,否則,槍炮認不得你。”
殷東耕、劉四也是豁出去了。
當眾高呼:
“為了大吳。”
然后,頭也不回的去指揮自己那一波人。
吳軍默默布置榴霰炮,準備隨時痛擊己方潰兵。同時將所有臼炮布置在步兵防御線之后,拋物線殺敵。
昌瑞山再次傳下軍令:
“所有長炮不得隨意開火,必須和山頂重炮同步。臼炮、榴霰炮除外,可自由開火。”
……
人數過萬,無邊無際。
清軍潮水一般翻越巨木,圍繞第3道防線,雙方激烈交鋒。
手持長矛的炮灰吶喊著戳殺那些攀爬的八旗兵,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體滑下。
明明是松木,此刻卻變成了紅木。
不過,盛京八旗也不是傻子。
將一桿桿長矛化身標槍,投擲越過巨木。
遼東軍團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