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登門,和江浙海運協會秘談后,雙方簽訂合同,合伙經營幾條成熟的商業航線。
廣州——巴達維亞
廣州——馬尼拉
太倉——長崎
這一年里,
德川幕府對清、吳表示出了極大警惕,不對任何一方示好,也不得罪任何一方。
疏離感特別強烈。
幕府甚至開始嚴格控制了雙方海貿生意規模,增設炮臺,增加海岸巡邏隊。
吳廷內部認為,德川幕府懷有敵意。
至于敵意從何處來,不得而知。
尼德蘭和扶桑的友誼是獨一份的,是閉關鎖國的扶桑國唯一能接受的西夷商人。長崎當地甚至有所謂的“蘭學”。
合作,雙贏。
吳廷利用尼德蘭人的人脈、航運經驗,進一步走向海洋。
尼德蘭人利用吳廷的庇護,繼續安全的掙錢。
至此,
吳皇的算計一步不差,開始大舉染指南洋。
……
臘月,本該是輕松悠閑的一個月。
吳廷上下卻忙瘋了。
陸軍部和海軍部的官員不斷出入皇宮,更新北伐的最新進展。
“按照陛下指示,將完成3個月整訓的新兵編成第8、第9、第10野戰軍團。此外,輕騎兵軍團擴編至6000人,所缺戰馬暫由滇馬補齊。”
“服裝、軍械、彈藥、工具、各類輜重都到位了嗎?”
“回陛下,還差2成。”
“抓緊。”
……
“陛下,海軍該作何安排?”
“待陸軍先控制了巴達維亞之后,南洋艦隊考慮一半船只移防巴達維亞。其余艦隊所有大型戰艦于正月初五之前至崇明集結,準備北上。長江艦隊(內河艦隊)駐防岳陽,防御四川。”
“陛下,駐皖北的第2軍團以及胡之晃部再次詢問,何時發起進攻?”
“正月初5,良辰吉日,正適合用兵。在這之前第2軍團務必肅清皖北,絕不能后院起火。”
“陛下,南方各省的存糧留下幾成?”
李郁思路清晰,不假思索:
“3成!”
“其余存糧全部北運用于安置流民。糧食就是人心,沒有糧,即使北伐成功了,中原山東直隸的秩序也恢復不了。
“讓福成升任廣東巡撫,兼著商業大臣。出面組織協調廣東商人從南洋買糧回來,多多益善,半年之內必須進口8000萬石。此外,讓南洋各國的米商多多運米。主動為寡人分憂者。日后,會有他們的好處。”
“通知黃肆,大員島出產的多余糧食必須全部運至大陸,私自走私大米者,不論何人,殺無赦。”
經濟大臣范京主動請纓:
“陛下,臣請離京南下,坐鎮廣州,組織移民爪哇。”
工業大臣杜仁也起身:
“臣請巡視杭州、湖州、馬鞍山、大冶以及廣州的各大工廠,解決問題,督促生產,擴大產能,保證陛下北伐軍需不斷。”
……
望著眾人,李郁笑道:
“諸位辛苦了。為了帝國,明年春節咱們君臣同聚一堂。”
“萬歲,萬歲!”
眾臣歡呼。
軍法署署長最后開口:
“陛下,旅順之敗負有全部責任的上尉王仁該如何處置?”
李郁很平靜說道:
“軍法無情!他葬送了一千多名精銳士兵,沒有理由活下去。”
“正月之后執行,通知家人,抓緊這一個月時間里留個后。看在他叔父的份上。”
眾人默然,氣氛略尷尬。
……
李郁繼續口授:
“此外,追授施令洋為帝國海軍大臣,追封公爵。把基隆煤礦賞給施家,選拔10位施家子弟進入文官學校讀書。通知施秉仁回蘇州,受封世襲靖海公,寡人將任命他為巴達維亞總督暨南洋艦隊。”
“即日起,取消海峽艦隊編制。戰艦一半給南洋艦隊,一半歸衛戍艦隊。所有施家舊部可自由選擇并入南洋艦隊或者衛戍艦隊。”
“陛下圣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