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國衛生署,蒙古不是一個地名,而是一種職稱。蒙古大夫,就是半吊子醫生。
先培養蒙古大夫,后培養正經軍醫。
這叫科學~
……
終于,周小江走進了最后一間屋子。
流民們縮頭縮腦,感慨屋內溫暖如春,就連腳下踩的地磚都是暖和的。
墻上有一面巨大的畫像——戎裝陛下半身畫像。
英明神武的陛下,隔空微笑,量子注視著自己的臣民們~
底下的人很會辦事。
隔壁的女澡堂也一樣懸掛陛下之畫像。
在陛下眼里,是不分男女的,都是子民。臣民在陛
“排隊,領棉衣。”
瞬間,人群開始騷動。
許多人害怕輪到自己時棉衣已經發光了,奮力擠著往前鉆。這是刻在許多人骨子里的危機感。
要活著!
必須搶!
插隊者,生。排隊者,死。
……
這一幕在意料當中。
分揀站運行了半個月,每天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
護衛們一頓短棍暴打后,眾人終于學會排隊了,只是個個伸長脖子,盯著那嶄新厚實的棉衣。
時間過的特別慢。
“棉衣、棉褲、棉鞋、手套、帽子,每人五樣,自己保存,丟失不補。”
沉甸甸捧在手里的一瞬間,周小江的喜悅感難以形容。
卻被不耐煩的吼道:
“快點,別磨蹭。”
“穿好了就出去。”
……
屋外小雪飛舞。
不過,眾人卻不覺得寒冷。
他們低頭打量著棉衣棉鞋,眼里放光。
在古代,一套過冬衣物是普通家庭的重要資產。如今,一文錢不出,白拿到手。
突然,
又來了一個“穿孝服的孝子”,大聲吆喝:
“額頭上有墨汁的人,都站到這邊來。”
一群人茫然的走過去。
“你們這些人都是有病的,官府會給你們治病,跟著我走吧。”
在分揀站下游3里外有一處醫院,收治病患。吳皇指示,絕不能讓關外淪為各種病菌的樂土,絕不能好心辦壞事。
所有流民,必須干干凈凈的踏上去往旅順的海船。
……
“哥~”
周小江的妹妹也在病患當中,那一張剛被洗白的俊俏小臉寫滿恐慌。
在這個時代,
親人一旦分別,就是永別。
周小江想沖過去,卻被一名護衛攔住:
“有病的必須先治病,這是朝廷的規矩。你再向前一步,我就殺了你。”
周小江后退兩步。
護衛收刀入鞘。
自此,兄妹分離。
吳廷的愛是真的,吳廷的冷血也是真的。
……
終于到了露天食堂。
一打飯的婦人握著勺子敲擊鐵鍋,當當當。
吆喝道:
“愣著干什么?都過來。”
“開飯!”
十張簡陋的露天長條桌。
桌上粗陋的大海碗里,盛滿了晶瑩透亮、顆顆飽滿的大米飯,上面閃耀著琥珀色的光澤。
嘶!
這,這竟然是~肉湯泡飯!
陛下為之奮斗了數年的至高理想,終于在這一刻實現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