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的攤子太大,范京管不過來。寡人欲分出農林水產大臣,就看你倆這次的表現了。”
……
之前遲遲不北伐,是為了讓北方在混亂中重新洗牌,把地方勢力洗進歷史的垃圾堆。
分田,才有田可分。
分田,才無人阻撓。
分田的時機也很關鍵,要等幾千萬的移民都過了山海關,然后關門上鎖,咔嚓這么一截斷。
好了。
關外的人忙著開荒,關內的人忙著分田。
大家都很滿意~
試想一下,
如果知道家鄉馬上要分田,誰愿意背井離鄉?
所以,
吳廷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封鎖山海關,斷絕內外消息、人員來往。
一切都在陛下的算計當中。
……
距離盛京不遠的撫順,有煤、鐵礦,儲量豐富且品味極高。
從地理角度講,
像撫順這般煤鐵共存的地方很罕見。
撫順的西露天煤礦,是帝國第一,也是亞洲第一的露天煤礦。
一座嶄新的工廠,撫順重工,拔地而起。
帝國有三大重工,按照落地時間排,分別是:馬鞍山重工、大冶重工、撫順重工。
三大重工都集冶金、鍛造、軍械制造與一體,且擁有下屬煤礦,或者靠近煤炭產地。
工廠內部部門多如牛毛。
工人數量高達數萬。
燒磚、蓋房子、打家具、醫療、食堂、運輸,全部自給自足。
工人、礦工是高度組織的青壯。工廠保衛處的頭目是野戰軍團退役的輕傷士兵。
吳皇一聲令下,
工廠長隨時可以拉出一支幾千人的火槍隊乃至內河小型艦隊。
一個車間,就是一個步兵連。
一個工廠,就是一個野戰軍團。
槍炮刀矛,能造能修,武德十分充沛。
……
籌建新工廠的思路是成熟的,一切都是復制黏貼。
吳廷從馬鞍山重工調來了一批年輕技術工,作為新工廠的班底。
來了,就升2級。
薪水也翻倍。
三大工廠,皆有帶地龍的紅磚屋,帶公共澡堂的生活區,妥妥的18世紀文明之光。
對此,工人們優越感爆棚。
除了三大重工和重臣官邸群,普天之下還有哪兒能擁有地暖自由、熱水澡自由?
這里需要科普一下的是,
工廠的鍋爐會產生大量的廢熱能,不用來改善工人的生活也是浪費。
……
為了方便運輸原煤和鐵礦石,工業部在工廠外試鋪了第一條路程僅有11里的蒸汽窄軌鐵路。
蒸汽機車頭很原始,很笨重,火車速度很緩慢,故障也是層出不窮。
但好歹是真跑起來了。
火車不要推,就能自己跑。
工人們望著和步行速度差不多,嗚嗚冒黑煙的機車,笑的很開心。
他們倒沒瞧不起簡陋的新科技,因為當初馬鞍山重工也是這樣起步的,篳路藍縷,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經驗。
從0到1很難。
從1到10就容易多了。
吳廷苦心孤詣,終于培養出了帝國的第一批產業工人。
為了擴大這個群體,吳皇又給三大重工開了個口子——允許他們自辦學校,收廠區子弟。
旨意一到,短短幾天,嶄新的廠屬學校就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