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撒克遜的關稅相當高。
他們對進口的茶葉、絲綢、瓷器征收比例極高的關稅,用于大洋彼岸的戰爭。
目前,撒克遜王國和吳國沒有矛盾點,卻有太多的利益共同點。
妥妥的蜜月期。
撒克遜人的3級艦建造技術、金屬處理技術、建筑技術都對吳國敞開了。
使館武官可以參觀王國內最先進的軍工廠,偶爾還能登上一級風帆戰列艦出海體驗。
……
次日清晨,
送別貴客。
巴黎女仆們像唱詩班一般站立,唱起《送別》。
雖然語言不通,但音樂是無國界的。
在略帶傷感的歌聲中,貴客們拿到了一份禮物。
男的是禮盒裝的煙卷、玉石過濾嘴,女的是一只翡翠手鐲和一方蘇繡月土兜。
待眾人離開后,
賈笑真吩咐使館商務秘書:
“放出風聲,我這里有一批非常搶手的奢侈品,急找下家。”
……
堡內,
4名被特意留下的記者恭敬的起身,摘下帽子。
“伯爵閣下,有什么需要我們效勞的?”
賈笑真眼皮浮腫,眼圈發黑。
大手一揮:
“記者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我曾經也是新聞行業從業者,深知其中不易。小小禮物,略表敬意~”
于是,
每個記者的面前多了一支純金筆。
“伯爵閣下,受之有愧。”
“不不不,在我們吳國這叫車馬費,是給優秀而富有正義感的記者的出差補償。”
眾記者感慨萬千,這是多么優秀的文化啊。
文明,在東方。
《月亮報》記者安迪問:“伯爵閣下,希望我們如何報道?”
賈伯爵的聲音堅定而富有正義感:“一定要如實報道。”
安迪瞬間秒懂:
“1個小時后,請伯爵閣下過目一下在下的初稿?”
“這不好吧?或有干涉新聞自由之嫌疑?”
“不,伯爵閣下是行業前輩。前輩指導后輩,天經地義。”
……
短短數日內,報紙開始密集報道。
有簡單粗暴的夸,有筆法刁鉆的贊,有和風細雨的描述。
角度各不同。
例如,
《月亮報》專注于花邊新聞,讀者群體是全覆蓋的,從普通工人到上流社會都愛看。
《埃菲爾報》專注于最新流行貨品,主要是針對上流社會和小部分中產。
《蘇格蘭紳士報》熱衷于報道虛無縹緲的哲學、藝術、文化,針對的是文化階層和少數上流階層。
密集報道半個月,賣報的賺爽了。
巴黎某商行上架了一批頂級東方奢侈品,當天就被搶購一空。
文化輸出需要落到實處,也就是載體,例如商品、生活方式、衣著服飾、書籍思想。
吳皇親自定下了了幾樣關鍵載體:
茶絲瓷、奢侈品、思想。
茶絲瓷針對中層,奢侈品針對上層,思想針對下層。
……
吳國的遠程海運能力有限,所以不涉足大宗貨物,專注于高價值小體積的奢侈品。
原則是:單品高利潤。
使團來時,
隨船帶了200件貴婦裝、200箱煙卷、150箱翡翠玉石、100箱上等茶具、50箱手帕,10箱蜀錦、10箱工藝品、10皇家專供茶葉、10箱珠寶首飾。
其中,很少有式樣、圖案重復。
每一件物品都是珍品。吳皇很愛惜自己的名聲,絕對不允許砸自己的牌子。
賈笑真大搞饑餓營銷,一邊買報社通稿,一邊斷斷續續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