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重工對付大冶民鐵廠的招數也不復雜。
高薪挖人!
給個官做!
一鋤頭下去,就從對手的車間挖走了4個關鍵的人。
沒法子,官窯的吸引力太大。
你是想在民窯里冶一輩子鐵水,還是當官?
馬鞍山重工是工業部直屬工廠,高級技術工和車間主任都是正兒八經拿官餉的,有編。
于是,
馬鞍山重工很快宣布:
在陛下的英明指引下,在工業大臣的親切關懷下,本廠工匠刻苦鉆研3年,終于突破了熱處理工藝和鍛造工藝。
產出了更堅硬的鋼材,金屬強度提高了不是一星半點。
(蒸汽動力自由鍛,很吃個人經驗,目前暫時沒法推廣。)
杜仁聞訊大喜,當即拍板獎勵3000枚銀幣。
……
半個月后,
在廣東巡撫福成的支持下,大冶民鐵廠背后的股東們正式向工業部控訴。
此事鬧的沸沸揚揚。
杜仁大為頭疼。
因為大冶民鐵廠出于承攬軍工生產的保密考慮,事先沒有將技術報備申請專利。
同時,馬鞍山重工堅稱,這是倆家同時研發成功了該項技術。
世上是存在巧合的!
從證據鏈條來看,杜仁直接處罰馬鞍山重工是缺乏堅實依據的,而且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
……
不管怎么樣~
帝國的第一艘150噸蒸汽船終于試航成功了。
飛剪船頭,船體修長,鐵肋木殼,大煙囪位于甲板中間位置。
甲板中前方有一根桅桿。
航行時并不懸掛風帆,主要是為了提供瞭望功能。
只有當船只因機械故障失去動力時,可臨時升起一面備用風帆,勉強提供動力讓船只靠岸。
測試時。
蒸汽船在鄱陽湖航行了3天3夜,多次靠岸補給煤炭。
當船返回出發地——湖口碼頭時,迎接他們的是雷鳴般的鞭炮和歡呼以及不菲的獎金。
300多人的團隊近2年的反復試驗,前后經歷了7艘樣船,4次大事故,12次小事故,消耗經費55萬兩,多個工廠長期協作。
終于搞定了蒸汽船。
工業部內部一片歡騰。
一個嶄新的時代,蒸汽時代真的到來了。
【真實歷史上,歐洲同期也進行了多次蒸汽船試驗,證明了可行性。但由于資金問題,僅僅停留在實驗階段,20年后才出現了成熟的商業蒸汽船。愛情之花需要金錢澆灌才能怒放,科學之花也是一樣。】
……
蒸汽船,比蒸汽機車的技術難度要低。
試航成功后,
江南造船廠放下手頭的所有事務,集中精力量產。
同時在安南開設造船廠。
讓黎朝供應最好的木材,在金蘭灣批量制造出第一批內河蒸汽炮艦,命名為“湄公河1號~10號”。
沒有堅船利炮,叫什么帝國主義?
既然想做帝國主義,那必須要橫行霸道。
帝國要將中南半島打造成半殖民地,大抵離不開有3件事。
第一,駐軍。
第二,自由航行。
第三,軍火傾銷。
蒸汽海船暫時還不行,高壓蒸汽機尚不夠成熟,明輪在顛簸的大海中容易空轉。
……
廬山行宮。
剛打獵回來的李郁收到了來自海外情報人員的幾份情報。
情報署在中南半島各國布置了情報點。
情報人員多數以商人身份為掩護。
活動方式簡單粗暴,拿銀子開道,結交能夠該國重要衙門的普通官吏,乃至王宮侍衛。
雙方有過一次合作之后,就攤牌:
“旁友,宗主國的橄欖枝要伐?”
基本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