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半天的磋商,結合陛下的旨意。
林淮生決定——驅狼吞虎。
最好的結果是:
坐視哈、清纏斗,待其虛弱,西征軍跳出來,一槍倆獵物。
普通結果是:
西征軍擊潰哈薩克汗國軍隊,扶持被嚴重削弱的西清,開啟一個混亂割據的新局面。
最差的結果是:
剛到戰場,雙方已經各自跑的無影無蹤了。
……
塞納圖被召入軍帳。
在一眾軍官的注視下,林淮生當眾書寫給西清永琰的書信,并加蓋大臣金印。
“堅守3個月,即可解圍。”
“解圍之后,我自會賣給你們一批軍火,讓你們去小玉茲定居。”
塞納圖伸出雙手,接過書信。
哽咽道:
“謝謝。”
林淮生冷不丁吐出一句:
“告訴永琰,最好不要有其他想法。因為,羅剎人的手已經伸到中亞草原了。想法太多,容易死得快。”
“奴才明白。”
塞納圖和幾名親信快馬加鞭,先行離開。
其余幾名宗室子弟留下,隨西征軍一起西進。
……
2500里。
在向導的帶路下,西征軍踏上了行程。
途經巴里坤——古城——迪化——瑪納斯——庫爾喀納烏蘇。
一路未遇抵抗。
到一城,則一城門開。
所有人默默的跪地,剪辮,易幟,接受新朝廷。
隨行的宗室子弟,尷尬的告知李小五:
“愿意隨我西清大汗西狩的人此刻都在巴爾喀什湖東血戰。剩下來的這些人不是西清子民,他們只是普通的守邊人。”
“希望上國能優待他們。”
李小五自然不會苛待這些人。
要守住邊陲,就需要大量的守邊人。
陛下早有叮囑,邊陲防務必須依賴屯墾兵團,不出意外的話,會向西推進上千里。
……
……
邊民們站在道路兩側,揮手告別精銳的西征軍,行注目禮。
他們對于這支裝備精銳的軍隊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這支軍隊能一戰定四方。
如果~
哈薩克汗國吞并了西清,力量和野心暴漲,必然會東征報復厄魯特蒙古人。
整個北疆都不得安寧。
邊陲百姓,相比內陸百姓更多了一份家國情懷。
因為,戰爭就在身邊。
他們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特別有感悟。
……
西征軍沿途在當地補給,留下購買清單和紙鈔,告訴這些人,過段時間等文官老爺和南方商隊進駐了,即可兌換物資。
當地人攥著花花綠綠的紙,基本沒抱希望。
想著為朝廷的大軍供應物資是邊民躲不掉的義務,就算吃虧也沒辦法,當是交納皇糧了。
邊民們只想著不要再打仗了,安安心心的種地放牧。
這100年內,西域戰爭頻繁,小到游牧部落之間互相進攻,大到滅國之戰,數不勝數。
準噶爾、大小和卓只是其中比較出名的兩場。
不知名的小規模部落戰爭多達幾十次。
硝煙彌漫。
……
出于某種顧慮,西征軍每途經一處都會征集當地青壯數十人編入軍中。
告知他們的家人:
當兵發餉,殺敵有賞。
一來增加些輜重輔兵兼向導。二來也算是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