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第二次進攻失敗,阿布汗不在憤怒,他意識到當下問題的嚴重性了。
汗國陷入了巨大的危機。
距離亡國僅有一步之遙。
“弓騎兵、槍騎兵、彎刀騎兵、都給我上。”
大、中、小玉茲各出一個千人隊,汗帳出一個千人隊,這很游牧。
騎兵們鐵蹄隆隆,彎刀雪亮。
但是他們需要先清理干凈散布在沖擊路徑上的己方步兵,才能全速。
騎兵們揮舞彎刀,聲嘶力竭的咒罵。
“滾開。”
“不要攔道。”
……
一直站在炮車上觀察戰場的韋俊意識到最終壓力測試時刻到了。
他興奮的攥緊劍柄,高呼:
“空心方陣!!”
各連的軍官們此起彼伏高呼:
“空心方陣,上刺刀。”
“后膛槍手退后!!”
雙方都在搶時間,調整陣型。
阿布汗不斷擦拭汗珠,他望著居于丘陵之上的敵將穩如老狗,麾下騎兵炮兵紋絲不動,這是多大的自信啊。
周圍,
眾部落首領議論紛紛,語氣態度不是很好。
隱約中他聽到了一句:
“吳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瞬間,他恨不得把說這話的混賬當場劈死,然后踩著他的尸體告訴他:
“羅剎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是羅剎啊。”
……
空心方陣,刺刀林立。
刀尖或向前或向上。
空心方陣里面,布置了一至兩門射角被調到最高的火炮,準備暴擊騎兵。
后膛燧發槍手屬于自由人,站在空彈藥箱上不停擊發。
他們手持的武器是——馬鞍山重工的新產品,燧發后膛卡賓槍。
設計理念來自18世紀最偉大的兵器學家——陛下,直接剽竊了霍爾1819型燧發后膛槍。
【提醒配圖】
這款槍的設計理念很先進。
是在火帽和金屬彈問世之前,利用現有技術設計的一款實用燧發后膛槍。
吳國軍工行業的零部件標準化做的很好,公差微小。
所以這款槍和吳國的軍工水準恰好很配~
……
該槍最主要的部件是,一塊由整個方塊鋼加工而成的活動槍機。
裝彈時~
士兵按壓下方一個扳機狀彈簧掛鉤,即可打開槍機,然后將槍機向上抬,使膛口向上傾斜。
咬開紙殼子彈將部分火藥倒入彈膛。
再將剩余部分塞入彈膛。
之后,用手指將彈丸淺淺推至彈膛最深處,將槍機閉鎖。
即可擊發。
這款槍的優點是射速快,適合塹壕戰。
缺點是射擊時,會有不少火藥氣體從縫隙處泄漏,射程和威力打6折。
……
哈薩克騎兵開始沖鋒了,他們試圖驅散吳軍的空心方陣。
然而,方陣更加緊密。
士兵們肩并肩,刺刀朝外。
戰馬繞開方陣,它們不愿去撞擊鋒利的刺刀林。它們沒有為大汗英勇戰死的覺悟,而是遵照生物本能從方陣中間穿過。
一名勇敢槍騎兵很想沖擊方陣,用手里的長槍挑開敵陣。
可惜,坐騎死活也不配合他。
萬物皆有靈。
在自然界中,正經動物自殺的行為很罕見。
寥寥無幾~
……
這名槍騎兵只能遵從坐騎從空心方陣側翼堪堪掠過,不甘心的他從馬鞍里摸出一柄鐵骨朵。
剛想拋出~
戰馬突然中彈,一聲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