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恢復克里木汗國,讓汗國的貴族們負責征發民夫在半島南部修筑工事,和羅剎軍隊打消耗戰。
奧斯曼帝國采納了建議。
依據觀察員繪制的圖紙沿著海岸線修筑棱堡,挖掘壕溝,搞“十字型”黑海防御圈。
佐以海軍支援。
巧了~
羅剎軍隊那邊的西歐觀察員紛紛建議——強攻。
理由很充分:
消耗戰的后勤壓力大。
拖下去,萬一東線吳軍再次發動進攻怎么辦?有一種噩夢叫陷入兩線作戰。
縱然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波將金公爵也不得不表示贊同。
……
于是,戰爭陡然升級。
排山倒海般的烏拉沖鋒,灰色海浪反復拍打奧斯曼人的棱堡。
極度漠視生命的羅剎軍隊硬生生用人命撕開了一半防御圈,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節節敗退。
緊急時刻,
聲名狼藉的奧斯曼禁衛軍披甲出戰。
他們套上吳軍制式輕質板甲,騎上最好的戰馬,拿出了祖先的血勇,發動了一次漂亮的反沖鋒。
擊潰了強弩之末的羅剎軍。
戰場壕平溝滿,大地盡灰。
塞利姆親王再次激動的和吳軍觀察員擁抱。
“兄弟,我們是兄弟。”
“土厥人和漢人的友誼,海枯石爛,地久天長。”
“為了勝利,請你們賣給我們更多的武器,尤其是重武器。”
……
回到裝修極度豪華的居住處,觀察員們發現各自屋里都多了2個漂亮女人~1個阿拉伯女人,1個波斯女人。
帝國軍隊沒有道德潔癖,笑納。
親王如此熱情是有原因的
老皇帝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身體不佳,大限將近。新一任蘇丹的血腥競爭即將拉開帷幕。
實際上吳廷并不在意誰做蘇丹,但售賣軍火的錢不能被人拖欠。
吳皇指示:
軍火外售必須現款交割,帝國不接受賬期。
沒錢你就別打仗,沒錢你最好熱愛和平。
……
1787,世界進入了局部震蕩模式。
克里米亞半島反復拉鋸。
雙方至少有45萬士兵葬身此地。其中又以羅剎的農奴、奧斯曼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為主。
雙方都是大國,不缺人口,更不缺填線人口。
缺的是錢~
所以,
就看誰能征上來更多的稅金了。
奧斯曼征稅素來有一套,不多贅敘。
羅剎人不行,尤其是失去了西伯利亞的皮毛進賬,雪上加霜。但好在各國銀行家慷慨解囊,不斷追加借款。
所以這場仗還能持續很久很久。
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維也納市面復蘇,經濟繁榮。
西歐各國的工業革命開始加速,工廠增加,工人生活有所改善。
……
由于戰事不順~
羅剎南線方面軍元帥波將金公爵下令加強了莫斯科、庫爾斯克的防御,防御“伏爾加韃靼馬匪”。
土爾扈特人又回來了。
他們和漠西蒙古諸部攜帶大批新式火槍再次回到了伏爾加河畔,以奧倫堡為據點奪取了起義的指揮權。
數年前,
土爾扈特汗策凌那木扎勒,至蘇州府拜見吳皇時,當面得到了一項承諾:
打贏戰爭后,于伏爾加河畔擇肥沃土地賜予土爾扈特,策凌那木扎勒將成為效忠于帝國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