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后,
巴黎報紙。
頭版加粗標題:
《1噸紙錢,灑入了伏爾泰的心田》。
記者寫的激情澎湃,讀者看的熱淚盈眶。
這篇文章的影響很大,可以說硬生生扭轉了一代歐洲知識分子的向往。
東渡,逐漸成為了一種時尚。
而葬禮之后,精明的吳皇甚至下令將伏爾泰隨行的孫女留住西山離宮。
3年后。
又致使其懷孕。
啊~
文明!
啊~
千金買馬骨。
啊~
東學西灑,西才東渡。
……
根據《倫敦條約》。
吳國向歐洲輸出了大量的玄學大師丶消費大師丶中醫。
歐洲向吳國輸出了大量的知識分子丶科學家丶商人丶退役軍官丶野心家,還有姬女。
在這場世界范圍的人員大流動中,吳國是高地,其他區域都是低地。
原因很簡單。
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老大帝國思想讓所有人對海外蠻夷之地充滿了不屑。對于18世紀的吳國來說,人才外流那是不可能的,活不下去的才移民。
……
從未統一過的歐洲各國就不一樣了,歐洲人完全可以接受去異國干一番事業,就像戰國時期的魏國才子在各國宮廷出將入相。
這樣的行為在思想上丶在道德上是不被詬病的。
意識到麻煩的歐洲各國,也采取了措施。
他們不好直接扣人,只能祭出民zu主義,增加凝聚力。
這樣做~
效果是明顯的。
花費是低廉的。
前景是美好的。
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這玩意是把雙刃劍,劍鋒所至,冰雪消融,野獸退卻。
春天,它來了。
……
這些年,吳國的工業化和自由貿易促生了一個特殊群體。
商二代!
黃浦江畔的松江新城,西湖畔的杭州新城,珠江畔的廣州新城,是他們消費娛樂的主陣地。
久而久之。
這幫人已經不滿足于普通娛樂所獲得的感官刺激了。于是,松江府的一家青樓迅速推出了“圍剿八國(女)聯軍”項目。
一經推出,趨之若鶩。
帝國各大新城紛紛效仿,一時間烏煙瘴氣。
……
這還不算離譜。
江南人民掏出了壓箱底的傳統愛好——奇裝異服。
一群家境不太富也不太窮的年輕人打扮的既不男也不女,在松江新城附近游蕩,其中不乏吳淞江北岸舊城的八旗子弟。
論找樂子,哪兒也少不掉他們。
數年過去了,這幫人心里的恐懼基本消失,轉而習慣了新朝新生活。
用那五爺的話講:
大清雖然亡了,可日子還得照樣過。
吳國好,京畿府更好,這里特別適合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他積極加入了奇裝異服的群體。
……
吳廷的部分儒臣對此頗有微詞。
在朝議上建議出手打壓。
李郁倒是看得開,就是18世紀的citywalk,spy嘛。
他乾脆直白的告訴臣子們:
“這幫公子哥的父輩日進斗金,如果沒有他們在外面花天酒地,這錢豈不是永遠出不來了?”
“至于說奇裝異服,隨他去吧。確實荒誕了些,但沒必要喊打喊殺。”
李郁心中暗想:
citywalk確實是怪怪的,也找不到什麼好的形容詞。但總比citylecture,cityfxxk,citygank要好一百倍~
既然陛下如此寬容,自然無人再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