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煙散去。
眾人進入棱堡查看,對效果并不十分滿意。
教官評判:
“可以造成毀傷,但無法達成一擊必殺的效果。”
“棱堡敵軍戰斗力依然存在。”
“繼續下一場科目。”
很快,炮聲隆隆。
戰場經驗豐富的老兵能聽出來這炮擊不一般,動靜大,響聲大。
若是走近目睹,必定大驚失色。
3磅炮打出10磅炮的威力了。
答案是:開花彈丶后膛炮。
軍工署和馬鞍山重工聯手研制。
……
原理類似阿姆斯特朗后膛炮,是立楔式炮閂和螺式炮閂的結合體,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螺式炮閂。
但,確實是相對先進。
后膛炮的難度在于:設計和加工。
開花彈的難度在于:慢燃引線和彈托設計。
以吳廷如今的工業實力配合資金實力,已經一一解決。
慢燃引線的原理是是盡量把引線內部火藥粉壓實,不留空隙,引燃速度就變的緩慢了。
軍工署反覆測試,確保可靠。
引燃時間也可根據引線截下的長度大致估算。
木制彈托更簡單,只是設計理念的突破。
開花彈爆炸,硝煙彌漫~
一口氣打了20發后,眾士官生再次進入棱堡查看情況。
……
山坡上。
李郁扭頭對身邊的一少年笑道:
“張承業,你做的不錯。”
“謝陛下。”張承業喜滋滋,壓低聲音,“陛下,其實橫楔式炮閂我們也試制了一門。加工難度大,產量稍低,但能弄出來。”
“別急。我們不要遙遙領先,我們只求領先敵人一步。橫楔式炮閂和適用于重炮的螺式炮閂慢慢研究,即使成功,暫時也不必拿出來。”
“陛下圣明。”
山坡下~
士官們開始了今日的第三門科目——土工作業,抵近攻打棱堡。
遠遠望去好似一群土撥鼠,鐵杴翻飛,塵土飛揚。
他們把坑道一直挖到盡量靠近棱堡的位置,然后架起臼炮。
一發發開花彈落入棱堡內,爆炸效果喜人。
而棱堡守軍的反制手段卻少的可憐,槍打不到,炸彈拋不到。只有同樣用臼炮才能達到不那麼理想的殺傷效果。
……
教官站在棱堡城墻反覆了望,不停指出哪一道坑道有人暴露。
在戰場,暴露就會被槍擊。
所以士官生們需要對坑道的深度和寬度做到心中有數。
總結就是:
火箭彈丶開花彈丶土工作業對棱堡都有效果。
但是,
開花彈是最適中的方式。
火箭彈費后勤,土工作業費時間。
軍官們可以根據戰場情況,自行決定選擇某一種攻城方式。
……
數年前和羅剎人的那場戰爭,讓吳廷意識到不能以打清軍的心態去打歐洲軍隊。
西伯利亞的棱堡是天底下最爛的棱堡。
即使這樣,
也給吳軍造成了不小損傷。
若是吳軍有朝一日需進攻地中海沿岸那些沃邦元帥的徒子徒孫設計的石頭棱堡,得死多少人?
縱然不愛惜士兵的生命。
以18世紀的交通情況,吳軍遠征必定要走精銳路線,人海戰術是不現實的。
所以,武器要突破!理念也要突破!
……
李郁還提出了一個科目:
今日你是進攻方,明日你可能就是防守方。
矛要尖,盾要厚。
我若用火箭彈丶開花彈丶土工作業攻打,閣下作為守軍又該如何應對?
眾人瞬間傻眼。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