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如此,吳皇要笑死了。
歐洲各國不會坐視撒克遜吞并尼德蘭,只要炮聲一響,7國聯盟立馬瓦解。
倫敦丶巴黎的部分報紙開始警告購買者:
“鑒于當前國際形勢,一旦國際關稅戰開打,大西洋股票未必能夠幸免。希望市民們足夠警惕,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
但是,警示哪有例子香。
第一批買到手的人一轉手,立馬就賺到一倍的利,和白撿的一樣。這誰看了不紅眼?
股票發售處。
無數身穿破舊大衣的工人們排成長隊,希望從中分一杯羹,緩解一下養家糊口的壓力。
他們相信報紙!
他們更相信吳國!
一時間,購買大西洋股票成為了一種浪潮。
誰不買,誰就是傻子。
……
大西洋貿易公司的股東都是各國貴族,他們左右為難。
最⊥新⊥小⊥說⊥在⊥⊥⊥首⊥發!
一方面,股票飆升,自己也獲利。
另一方面,總不能現在在報紙上說,我們要提高茶葉進口關稅,我們要和吳國開戰,你們的股票早晚一文不值哦。
股東代表會議上,
賈伯爵慷慨激昂。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我司股價已經突破發行價10倍,未來可期。諸位,開香檳吧?”
代表們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用某位良心公爵的話講:
我現在賺的越多,王國將來的亂子就越大。我這心情,真是一言難盡吶。
……
整個歐洲被這支股票弄的神魂顛倒。
就連正許多中下級軍官也忍不住購買了這支股票。
普通軍官怎麼可能預判國際形勢呢?將軍們也不可能把消息傳達到團級以下單位。
所以,這個雷注定是越來越大了。
也有人提出,能否以強制手段勒令大西洋股票退出?
提議遭到了強烈反對。
規則是能隨便打破的嗎?
你們今天能這樣對待吳國,明天就這樣對待我們!
無論怎麼斗,都必須是規則之內。誰打破規則,誰就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
1789年.
當大西洋股票漲到了發行價格的15倍時,部分股東開始拋售。
拋出來股票,隨即被散戶吃下。
阿姆斯特丹的銀行家們光靠手續費就賺的盆滿缽滿。
在他們的強烈建議下,賈伯爵勉為其難的增發了40萬股,讓更多的人加入這場狂歡。
內部分紅?
對不起,今年先減半。
明年直接歸零。
把公司的利潤都拿去做大蛋糕,讓更多的歐洲百姓加入狂歡。
將來,
放個大煙花,加速大革命的到來。
中產普遍軟弱其實是個偽問題。穿上好鞋子了,人就惜命。要是赤腳了,人又很有精神了。
東方造反經典模式:秀才和農夫。
西方造反經典模式:中產和工人。
……
這一年,可謂是暗流涌動。
除了七國聯盟,克里米亞戰爭,巴黎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召開三級會議。
會議的結果,不出意外。
路易十六和大貴族贏了,第三等級輸麻了。
會議結果就兩個字:“加稅!”
但是,
憤怒的人群卻沒有立即發起武裝暴動,攻擊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獄。
原因竟是和吳國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