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道理就好似嘉慶滅和珅。
吳皇深諳人性,一槍三鳥。
既緩解了各國兒皇帝因財務危機滋生的不滿情緒,又傾銷了部分淘汰軍火,還達成了借刀殺人的目的。
相比較于番邦國王,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對吳廷的殖民計劃威脅更大。
鼓勵這些國王對內用兵。
無論結局怎麼樣,帝國都是獲利一方。
打的再慘烈也無妨,就當是解決馬爾薩斯陷阱了。
各國國王內心沾沾自喜,卻不知從此以后,王權和地方大族的裂縫再無法彌補,永遠無法達成聯合抗吳。
地方大族對君王的恨,甚至超過了對吳國的恨。
經過這一番折騰之后~
地方大族也徹底看清了,誰才是中南半島真正的天!
上國若要保你,誰也不敢動手。上國若要動你,誰也保不住。
……
不過,也有不上鉤的魚兒。
德川幕府大約是看透了吳皇用意,只是象徵性的抓了幾個名聲過于惡劣的小名,順便對北海道土著部落用兵。
德川家治甚至沒有對同在本州島的長州藩動武。
李郁在御前會議,清楚的告訴所有人:
“德川家治表面恭順,內心狡詐,品格桀驁,需格外警惕。擇合適時機,鼓勵地方強藩,武力倒幕。”
當然~
李郁內心也知道德川幕府其實是個小號大清,對外真沒什麼侵略性。
但是自己拿捏不住德川,就不敢留著他。
對于一位帝王來說,任何看拿捏不住的臣下都是不穩定存在。
……
帝王不怕底下人壞,就怕底下人藏。
一旦失去絕對控制,就會坐立不安。
安南國王黎維祁就很聰明,做的比誰都積極。
他賒的軍火最多,殺的人最多,滅個西山阮恨不得把方圓百里的生物都滅絕了。
凡是有錢的,凡是土地多的,都被黎維祁組建的新軍殺的一乾二凈。
事后,情報署用“殺人盈野丶流血漂杵”來形容戰后情形。
李郁幾乎可以斷定德川家治明白自己的用意,但卻裝傻,故意不做。
這樣的行為,不可饒恕。
不忠!
特別的不忠!
……
扶桑很關鍵。
是帝國絕對防御圈的關鍵環節。
所以,吳廷內部鐵了心的要干掉德川幕府,把扶桑恢復到真正的戰果。
海軍部開始向流球和鹿兒島增兵,布置可以無視洋流風向的蒸汽護衛艦。
而考慮到蒸汽戰艦最大的短板是續航(煤炭),又在長崎以南10海里之外的端島(也稱軍艦島)開采煤礦。
就地補煤。
準備在適當的時機,以蒸汽戰艦直撲江戶灣。
……
1791年夏季。
江南梅雨將臨。
空氣潮濕的令人窒息。
吳皇一如既往的乘坐豪華蒸汽船去廬山行宮度假。
高壓蒸汽機動力充沛,船只逆流而上,平穩有力,江風吹拂,涼爽舒適。
甲板上,
李郁背著手望著兩岸景色,頗有興致,不時拉開千里鏡了望。
身后眾臣肅立,無一人敢出聲。
只因陸續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從中亞,從奧斯曼,從賈伯爵三方獲悉,最終確定,歐洲和帝國的良好關系走到盡頭了。
貿易摩擦,逐漸升溫。
帝國的茶絲瓷,即將被歐洲人聯手抵制。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