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大臣有請,請諸位一道商議后勤準備之事。”
……
行宮深處,作戰室。
參謀進進出出,步伐匆匆。
他們需要考慮出兵規模,所需時間,物資補給,航線情況,以及周邊敵人的部署。
需要計算的數據太多太多。
需要考慮的情況太多太多。
奧斯曼最好不要亡。
所有人都希望這座堅城能夠堅守的久一些,就像曾經的羅馬拜占庭。
……
此外,陸軍部和海軍部存在巨大分歧。
誰為主誰為次
陸軍部堅持要從伊犁獨立出兵,長途行軍,穿越中亞,途經里海,殺到黑海之畔。
海軍部認為應當兩軍合作,走海上。
北線之爭和南線之爭,從一開始就格外尖銳激烈。兩邊爭執不休,絕不讓步。
立場高于一切!
陸軍部怎么可能愿意成為海軍附庸呢
而海軍部又離不開陸軍,否則他們無法完成一個關鍵舉動,殲滅盤踞在南亞次大陸的撒克遜東印度公司陸軍。
……
爭吵,辯論。
雙方參謀分成了兩個陣營。
后來,就連兩位大臣也加入了各自的陣營。
南線之爭和北線之爭,導致陸海軍的關系從未有過的僵硬。
就連李郁也覺得極其詫異。
轉念一想,其實也很正常。
陸海軍各執己見。
只能圣心獨斷了,很快,陸軍部和海軍部就收到了明確命令。
陸軍部負責北線,伊犁——黑海。
海軍部負責南線,殲滅印度洋游弋的所有歐洲戰艦,打通前往波斯灣的航線。
仆從軍一分為二。
南洋仆從軍歸海軍節制,高麗、扶桑、八旗仆從軍歸陸軍節制。
細節慢慢商議,大方向先定下來。
……
次日,行宮內。、
商賈云集。
李郁的聲音很平靜很堅決:
“想必諸位都知道了,寡人決定開戰了。”
“開戰的原因很多,歸根結底就一個字,錢。”
“今天在場沒有外人,寡人可以認真的說一句,戰爭也好,殖民也罷,本質上都是生意。”
“帝國不想發動戰爭,但沒辦法,人家逼著我們開戰。現在除了茶絲瓷,我們的原進口也被人卡住了脖子。”
“寡人不喜歡戰爭,但寡人也不懼怕戰爭。既然他們不愿接受現實,那就認真的打一仗。”
……
紡織巨商徐想附和道:
“陛下說的是,這5年里原進口價格上漲了3倍,吃掉了我們太多的利潤。”
李郁笑笑。
他清楚這里面的水分。
不全是東印度公司刁難,而是全球的市場確實迎來了一次巨大的發展。
究根結底是各種紡機器的發明,紡效率高了何止10倍,原料自然就不夠了。
漲價也是市場行為。
李郁微笑:
“與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力更生。諸位,去中亞種吧,需要人手就從國內招募,寡人給你們一顆定心丸,你們雇傭百姓出國,不設上限。只有一條,必須提前預支2年的工錢的給他們的家眷,這是底線”
眾人連忙應聲。
底線,就是警告。
誰踩線,誰找死。
……
說到這里,李郁也順便多說了幾句:
“具體后勤事宜,由參謀本部和你們對接。”
“寡人只表個態,這一仗持續三五年也是尋常。大軍遠征萬里,后勤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