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第6分艦隊趕到,對勝利號展開圍攻。
第一批前膛炮轟出的實心彈彈砸在勝利號側舷的橡木上,毀傷效果很差,甚至會被彈開。
炮術長在甲板內高呼:
“放棄實心彈,全部用開彈。”
“引線最短,最短!”
賭命時刻到了,一發發開彈臨空爆炸,在勝利號側舷放起了璀璨的煙。
彈片不斷敲擊橡木側舷,篤篤篤。
納爾遜有些緊張,趕緊下令:
“拉開距離,撤。”
……
排水量2000多噸,長67米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艦在世界上最優秀的水手操控下,居然能夠靈活轉向。
勝利號的體型太高大了。
平均排水量僅在700噸左右的第6分艦隊好似群狼窮追不舍,以艦首炮聚焦轟擊其尾舵。
后膛炮的高射速在此刻發揮的淋漓盡致。
不斷有開彈在其尾部炸開。
納爾遜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突然高呼:
“轉向,側舷接敵。”
勝利號在海面突然轉向,露出了側舷的森森炮口。
50門大炮陸續開火。
沖在最前面的一艘蒸汽戰艦連續中彈,船頭損毀,船身傾斜,艙內還燃起了大火。
……
納爾遜冷靜的下令:
“繼續轉向,和敵人對沖,沖過去。”
勝利號突如其來的反應,讓第6分艦隊猝手不及。
其中一艘明輪被打壞的蒸汽戰艦,甚至被勝利號故意撞擊,當場傾覆。
不過,
第7分艦隊又來了。
一陣開彈亂轟,勝利號甲板聚集的陸戰隊所剩無已。
第7分艦隊的指揮官不斷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各艦:絕對不能側舷對敵!!
蒸汽戰艦的優勢和劣勢都是很明顯的。
側舷碩大的明輪太脆弱了,一旦中彈,動力立馬癱瘓。
……
納爾遜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下令:
“告訴全艦隊,敵方蒸汽戰艦的罩門是明輪,盡量打明輪。”
當海戰持續1個時辰時,整個海面亂成了一鍋粥。
原來的陣型沒了。
雙方剿殺在一起,混戰。
一對一,二對一,甚至四對一。
……
一艘冒著黑煙的皇家海軍戰艦,突然沖著劉武的旗艦而來
甲板前部炮術長清晰的望見,這艘船的甲板上擠滿了手持火槍、刀劍、斧頭的水手。很明顯,這些人想跳幫作戰,搶船。
“開彈,一半裝藥,瞄敵艦甲板。”
兩顆開彈命中敵艦尾艙,落地一兩秒后突然炸開,又有一顆開彈擊穿主桅桿風帆后墜落。
煙霧散去,甲板再無人站立。
洗的干干凈凈。
聯合艦隊終于找到了開彈的正確方法,讓炮彈被障礙擋住,然后落在敵船甲板上。
炮術長很快就摸出了經驗:
引線正常,無需冒險,發射火藥量減半
很快,
旗艦就成功的將另一艘5級艦打成了火炬,從舷窗到風帆都籠罩在大火里。
……
18世紀的海戰模式不僅僅是大炮對轟,火槍也是不可缺少的配角。
陸戰隊聚集在甲板上半蹲射擊。敵艦的舵手、烏鴉巢瞭望哨、尾炮手都是他們的攻擊重點。
一艘法蘭克戰艦連續陣亡了4個舵手之后,再也沒人敢接手舵盤。
以至于戰艦無人控舵,于一百余秒后,歪斜撞上了附近的一艘友軍戰艦,一片亂糟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