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要說老朱這樣從底層殺出來的開國皇帝
哪怕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富商都清楚:
人性,是經不起重大考驗的。不能完全信任任何人,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妻子、兒子、父母
凡是在自己年富力強的時候把全部大權假手兒子、妻子、父母的人,其晚年不保的概率高于9成。
給出去的東西,就要不回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情感羈絆是微不足道的。
這個道理,李郁懂,葉卡懂,但是認為朱家父子“真.親如一人”的網友不懂。
……
一旦身居高位,是不存在信任的。
李郁選擇自己親征,是提防林淮生。
帶嫡長子李元貞隨行,是提防自己變成太上皇。
選擇帶走楊妃之子李經和愛妃王貞儀,是提防他們在自己遠征期間遭黑手。
讓皇后的爹、財政大臣胡雪余留守蘇州,可以壓制其他大臣,例如范氏。
胡雪余沒有兒子,一般來說,他會捍衛外孫的繼承權。
如果他有異心,手握皇宮禁衛軍和2個新募步兵團的皇后也不會答應。
……
所以,
如此一番安排。
李郁就不擔心有人能撼動自己的寶座。
留在蘇州的那些年齡尚小的皇子撼動不了,最有實力提前登基的兒子跟在自己左右。
各地軍隊叛亂的概率很低。
因為李郁的威信足夠大,籠絡也下足了本錢。
光是“不論軍官士兵,服役20年可拿終生養老金這一條,就夠軍心向皇室了”(這筆錢由皇家資產公司發放)。
……
帶上李元貞隨行出征還有一個目的,讓他見識一下真正的戰場,甚至在不那么危險時可以親涉戰場
這樣的經歷對于將來他登基,大有裨益。
一句話,
既防也用,信任和歷練是兩碼事。
或許有人會說,海軍呢
南線海軍沒有一點牽制,萬一他們來個海外建國
首先,海軍當中很大比例軍官出身富貴家族,家族都在帝國境內,他們沒有理由叛國。
其次,海軍對外作用大,對內威脅小。
任何時代,任何帝國,如果發生了成功易主的嘩變,那一定是陸軍干的!
海空軍的那些龐然大物能上岸嗎能抓人嗎能封鎖城市嗎
里胡哨的陸戰隊真敢上岸,百分百不是老陸的對手。自己再下令把港口一封,后勤一斷,海軍就抓瞎了。
……
以上,李郁懂,撒克遜更懂。
法蘭克其實也懂,但是沒辦法。
巴黎總遇到春天,一半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擁有歐陸最強的陸軍。
倫敦數百年如一日的陰郁平和,很大原因是因為陸軍弱的令人發指,典型的“強海弱陸”。
不僅如此,他們還創造了“強警弱陸”。
雖然說,這和島國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系,但背后確實有以上“防嘩變”考慮。
在這方面,撒克遜人是吃過大虧的。
所以哪怕這種時候了,他們還是在認真的擴充海軍和陸戰隊,對于陸軍依舊舍不得放開限制。
要論生活悲慘程度,其實倫敦東區人的悲慘比巴黎人慘多了,老悲慘了
巴黎殷鑒在前,倫敦怕呀。
說難聽點,倫敦的老爺們寧可亡于吳軍,也不能亡于暴民。
……
大吳帝國是傳統陸緣國,和法蘭克類似,要想生存,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大陸軍威壓四鄰。
現在,帝國超7成的精銳野戰軍團、超7成的悍將、半數以上的軍工技術人員都隨駕西征了。
實力+威望+措施。
李郁一點都不害怕,哪怕離國5年以上。
沒有人能夠擋得住自己率百萬大軍的回師一擊
沒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