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早有準備,趕緊說道:
“臣通過涂蠟手段,將意外爆炸的概率降低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臣還擬了20條炮彈儲存、運輸、使用的規章,如果都能做到的話,完全可控。”
李郁點點頭。
沃爾夫趕緊補充道:
“臣建議在會戰時,炮兵陣地盡量疏散,各炮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最好是提前挖掘好炮陣地。”
“嗯”
“陛下請看,這是臣畫的草圖。在地面挖出一道弧形坑,泥土堆積于兩側,既能防殉爆,也能減少因后坐力的復位時間。”
李郁看了一眼圖紙上密密麻麻的數據。
拍了拍他的肩膀:
“和平以后,寡人準備出巨資設立一項國際獎項,用于獎勵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涵蓋各個學科。你也在其列”
“謝陛下。”
“去吧,抓緊時候儲備炮彈。多多益善”
……
整個冬季最為繁忙的是工人們,他們忙著為來年的戰爭做準備。
蒸汽船、苦味酸炮彈、圓形鐵絲網都是生產重點。
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黑土地、那無人問津的森林、那些儲量豐富的地下礦產,為百萬大軍和數百萬民夫提供了豐富的生存資源。
出國勞務的農夫們,即使在農閑時也不舍得真閑,他們四處張網捕捉野獸和魚兒,做成肉干賣給軍隊。
這個冬天,大軍不停的囤積糧草,尤其是體積小熱量足的各類肉干。
……
臘月二十九。
哨兵控制了一名狼狽的波—立聯盟貴族。
此人從華沙來,帶來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羅剎出動30萬步兵、5萬騎兵,普魯士出動15萬步兵,突然發動了襲擊,聯盟連續敗了3場,目前已經接近亡國。
他冒死突出重圍,請吳皇伸出援手。
還說,華沙至多再撐2個月。
李郁大喜
令人好生安撫這名忠心的貴族,從其口中盡量了解普魯士軍隊作戰的習慣和裝備情況。
但是,按兵不動,絕不救援。
……
還沒出正月,最新消息傳來。
華沙陷落
羅剎軍隊和普魯士軍隊破城后,處死了至少6成的貴族和軍官,大火燒了3天3夜。
聯盟灰飛煙滅。
……
很快,又有消息傳來了。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頒布了——《釋放農奴法》,宣布在文學、軍事、科技等領域做出貢獻的農奴將自動脫離奴籍,并被賜予土地。
這個法令很滑稽。
但確實讓部分農奴看到了戰場立功后的曙光。
在各路“海盜走私商”和“報業朋友”的幫助下,情報不斷傳至吳軍大營。
當下各國擴軍情況:
普魯士陸軍一百萬。
羅剎陸軍二百萬。
哈布斯堡君主國陸軍一百五十萬。
伊比利亞陸軍五十萬。
以及,撒克遜(含尼德蘭)陸軍5萬!
四舍五入一下就是500萬的紙面兵力,真是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
不過,李郁一點不懼。
打仗不是比大小,誰的兵多誰就贏。
以各國的那點人口基數拉出500萬大軍,國內剩下的男丁不多了吧維持這么龐大的常備軍得消耗多少錢糧
這500萬里軍隊面,至少有350萬純新兵吧
只要巴黎不陷落,法蘭克王國還能拖住至少50萬吧
多國聯軍,想實現統一的指揮協調很難吧
反觀己方。
這幾年觀光式行軍,間歇式戰爭,就算是仆從軍新兵也磨成合格老兵了。
一個字:優勢在我
……
結合各路情報以及蒙古斥候現地偵查。
李郁選擇了一個決戰地點——第聶伯河下游以東區域,也就是目前大軍的主要屯兵區域。
聽了這個計劃,所有的高級軍官倒吸一口涼氣,陛下這是打算打一場殲滅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