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丁”
在尹秀重復出這兩個字的時候,那一頭的少年手指輕輕一拈,血蝶煙消云散,化作他如玉手指上的一蓬血水。
黑暗的甬道里響起少年的嘆息。
而在另一頭,身在墓室的尹秀又將這個名字重復了一遍,呢喃道“太丁,你們知道這個名字嗎”
“太丁”
任七摸著下巴,搖搖頭,名字里帶丁的人他認識幾個,但都已死了。
可姓“太”的人,他卻是從未聽說過,這難道是一個外號,或者代稱
“所以就說你們這些大內高手只讀一點百家姓,詩經論語什么的便已算得上是內閣大學士了。”
劉半仙打開扇子,搖頭晃腦道“歷史上叫做太丁的人很少,這里是商人的陵墓,先古時代的遺跡,那這個名字便只能跟一個人聯系上了。
可即便我在得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也不免懷疑,我和尹哥仔之間一定有一個人是瘋掉了。”
“誰”海東青也緊張起來。
“湯的長子,商未繼位的王,太丁。”
劉半仙將扇子抵在下巴上,慢悠悠回憶著自己小時候背過的書卷。
“史記殷本紀有云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
通俗點講,就是商的君王湯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做太丁,外丙,中壬,湯建立了商之后,原本應該由太丁來繼承他的王位,結果太丁短命,湯還未死呢,他自己先翹辮子了。
因此后來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接任王位,成了商的第二位君王。
至于太丁,史書上有些人將他看做是君王,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太子,說法不一。
太丁雖然生卒年不詳,甚至史記上也將商的第二十八代君王文丁稱作太丁,但大部分時候大家提起這個名字,講的都是這位英年早逝的王子,而不是別人。”
眾人被劉半仙淵博的知識唬的一愣一愣的,似乎眼前這個人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畢竟在他們的印象里,劉半仙似乎只對下三路比較精通,而不應該是個如此通曉古文和歷史的人。
頓了頓,劉半仙又說道“馬姑娘,跟這些字都不認識幾個的人不同,你博學多才,一定也聽說過這樣一位人物吧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馬小玉臉上一紅,雙手抱在一塊,“太,太丁嘛,我肯定聽說過的,不過我沒什么要補充的,劉半仙你已說的很好了。”
“嗨,我也是小時候被家里強迫著念書,才讀過一點這種東西,到了少年時代就是看漫畫,看小人書了,別的也放下了。
原以為這些東西就是如今的腐儒,老學究也不念了,沒想到今天是派上了用場,不至于荒廢了功夫。”
劉半仙不住搖頭,嘆著氣,臉上神情復雜,也不知道是在懷念舊日的時光,還是在感慨時過境遷,許多事情發生了變化。
“眼下不是追憶過去的時候了。”
尹秀將他的沉思打斷,認真道“墓道里的那個少年郎,就自稱叫做太丁。”
“不會吧真活過來了”
“他不是僵尸”
“商的太子會出現在這種地方”
眾人反應不一,然而尹秀最在意的還是劉半仙的問話。
他問道“你為什么奇怪商的太子出現在這種地方”
“因為長白山,說起來在先秦時代,根本就不被算在九州之中。
就是最遙遠的北地,所謂的燕,也只囊括了玉京及它的周邊,再往北的地方被叫做犬戎,朔方。
最東邊的則是渤海之濱的齊,然而這離著長白山更遠了。
當今對商的推測范圍更加狹窄,說它的版圖只在中原一帶,中原以外幾乎全是異族,蠻族,或者干脆就是不毛之地。
即便商的國都經常變遷,這位初代的太子,他的尸首也應該是葬在朝歌附近,而不是在遙遠的長白群山之中,所以我認為,這位自稱是太丁的活死人,或者說少年,應該是假冒的,最多也只是同名而已。”
“不,你所說的這個疑惑,更證明了他身份的高貴,并且是他作為太丁的強有力證據。”尹秀斬釘截鐵道。
“為什么”眾人都眼巴巴望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