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越說越激動,一個不小心就牽動了傷口,要不是閉嘴閉得快,說不定一口老血就該噴出來了。
“你……哎呀!嘶……”
而另一邊的弧光公爵本就頭痛欲裂,現在居然還要一邊想辦法一邊陪別人辯論,沒說兩句話也是痛苦地揉起了太陽穴。
“唉,你們兩個都冷靜一點吧。”
太陽王沒辦法,只好趕緊吩咐下人送上食物,清水以及療傷用的藥劑,讓兩個老頭別急,你先別急,還是先回回血再說話吧。
可要是不夠固執,他們兩個倔老頭也不會在王都權力場上分庭抗禮了,所以回血不回情,稍有好轉就又開始吵架。
一個堅持認為應該暫避鋒芒以待天時,等事情過去了再慢慢清算——這群亂臣賊子一個都跑不掉!
一個則堅持認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王室顏面,現在就用絕對的武力鎮壓一切宵小——此風斷不可長!
不過吵歸吵,他們兩人的想法全都表現出來了,或者說太陽王要的就是現在這樣的局面。
臣子們吵作一團,自己默默旁聽,等事情明朗了,辦法孵出來了,再從幕后走出……
提出一個建設性的意見,再讓大家繼續討論爭論打一頓。
沒辦法,臺下的不是嚴黨和清流,這里也不是大明朝,他沒有嘉靖皇帝那樣予取予奪,強大至極的掌控力。
作為一個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君主,他只能用這樣的手段來避免自己的附庸們抱團,維持自己的絕對統治力。
“咳。”
“本王覺得吧……”
所以他這次也沒有著急,又旁聽了一會,把事情都想清楚后才淡然開口,像往常那樣,將兩人的想法給融合在了一起。
而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待到半個小時后,這第三條王令從城中被送出來時,城下的貴族們互相碰了個頭,全都變得臉色古怪起來。
“這……怎么大家收到的命令不太一樣啊?”
確實不一樣,像那些勢力比較小,武力也比較寡,達不到大貴族級別,只能被稱為小貴族的子爵和男爵們。
他們收到的王命里說國王以個人的名義向他們發放了一大筆補助,作為他們忠君愛國的嘉獎,希望他們繼續在自己的領地上發光發熱,愛護領民,不忘王恩。
而那些比較大的貴族,尤其是手握重兵,位高權重的公爵老爺們,則全都收到了國王以“慶功”為名義,讓他們進入王都相會的邀請。
如果只是如此的話,他們肯定是高興的,畢竟帶兵進城我不贏麻了?
所以這份邀請也很明確地點明了他們要去參加的是一場“慶功會”,所以每人只允許攜帶個位數的隨從。
哪怕是霞光這樣的頂級大貴族,念在霞光家族這么多年對王國的貢獻,也只允許攜帶二十名武裝侍衛以示優待。
“啊這。”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想讓貴族和他們的軍隊分開,徹底斬斷他們隨便找個理由就能趁勢造反的可能。
但那又如何呢?
國王不死,爾等終究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