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因為馬鐙。
也正是因為馬鐙的出現,騎兵才成為了戰場的主角。
沒有馬鐙,騎馬真的是個苦差事,特別是當馬飛奔或者跳躍的時候,騎手坐在馬鞍上兩腳懸空,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
陸遠這個完美體魄如果從皇城一路疾馳到青丘村落都覺得有那么點累。
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像是林福生,許主任那樣年紀大的人,騎馬真的是個苦差事。
這也是為什么許主任在弄出來第一輛自行車后,就立馬換自行車了。
自行車那真是太舒服了。
曾經有一位歷史學者評論馬鐙,只有極少的發明像是馬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催化影響。
馬鐙的出現可以讓婦孺甚至孩童都可以很快掌握騎馬的要領。
長途行軍也會更加輕松,游刃有余。
如此厲害的東西,陸遠為啥不弄。
廢話,那當然是手里要留點東西了。
留著點,自己遇到事情,當場就能拿出來的東西。
這貓教老虎還留著一手呢。
陸遠肯定也要留啊。
再說了,這之前脫粒機,大棚,地炕火道已經是讓陸遠聲名鵲起了。
現在陸遠的日子已經是非常舒服了,這個時候不需要在弄什么東西。
現在就算再發明出來什么東西,那也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所以,目前不需要。
陸遠牽著馬出了四合院兒后,便是去了面館,給自己叫了碗大肉面。
又給老板說了下,給王玉蘭送一碗過去。
而陸遠吃完后,便先去了脫粒機廠外面的小飯館看看啥樣。
之前一直沒有時間看。
去了后,跟陸遠預想的一樣,畢竟,這劉守財是拿著陸遠給的設計圖給蓋的嘛。
兩層小樓,后面還有一個院子,還打了個地窖,打了口水井。
院子里面也有幾個小屋子,到時候二叔跟兒子,就先住在這小屋子里就行。
以后要是掙了錢,就在城里買間屋子。
這現在脫粒機廠已經完全建造好了,這幾天把一些設備什么的運進去,馬上脫粒機廠就要開工了。
而脫粒機廠的對面大街這里,也就是這飯館的一熘,也早就蓋起來了一排排的屋子。
除了這個飯館兒,還有各種其他東西。
不過陸遠這個飯館位置是最好的那一批,這廠大門斜對面就是。
這蘇璃煙的二叔只要水平不是太差,那絕對能掙到錢。
而這二叔的手藝就不說了,陸遠嘗過,那是真挺好的。
看完屋子后,陸遠這才騎著馬去農業局。
這一路上,陸遠的感覺就是,這自行車現在是真多啊
說起來,自行車比脫粒機后研究出來的,為啥這現在脫粒機廠才剛建造完成,自行車咋就滿大街跑了。
原因就是,自行車這個東西在工部看來,簡直是太牛了。
這工部當場就停了幾個不太重要的車間,把這些車間直接變成自行車的車間。
而自行車也如工部所預料的那般一樣。
這自行車一上國營鋪子,一進百貨大樓,那幾乎是瞬間被買空。
這想要買自行車,現在都得排隊,等著搶。
這沒辦法,自行車真的是每家每戶所需要的。
這東西在大家眼里比馬都要好很多。
這不用喂啊,也不用每天收拾啊。
這臟了或者是啥的,直接拿盆水就擦干凈了。
反正皇城里的人也基本上不會去鄉下啥的,那都是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