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喬遷之喜不光是有四合院兒的鄰居在,還有林福生那些人。
這要是讓林福生那些人知道這當今皇爺是自己二媳婦兒。
這以后還怎么相處吶。
低調低調。
這四個月,除了陸遠家里的事兒外。
這外邊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周皇朝這邊兒就不說了,大周皇朝現在真是一天一個樣兒。
整個國家真是鉚足了勁兒在干。
各種建廠,各種生產。
日新月異說的就是現在的大周皇朝。
就以新區那邊兒說吧,新區那邊兒蓋的都是高樓大廈。
今早陸遠出門,那樓是十一層,等晚上陸遠回來,那樓可能就十三層了。
說的有那么點兒夸張了,但差不多就是這么個情況。
如今的大周皇朝,那真是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實在是太好了。
當然,作為當今皇爺的男人,內閣的閣老,身份尊貴的陸爵爺。
那自然不能光跟著大家一起高興。
這些都是陸遠弄出來的,同樣的,陸遠也知道這事兒的后遺癥。
以地球上的阿美為例,發展的時候那真是瘋狂發展。
但是瘋狂發展后,到了瓶頸期后,接下來就是大蕭條,就是各種大力發展的后遺癥。
就說大周皇朝現在建造了這么多的廠子,光說建材這一項。
到處都在建高樓大廈,那么就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建材。
光是這一產業上的工廠,就數不勝數。
有石料,有木材,有鋼材,等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應運而生。
那么有一天,大周皇朝的高樓大廈蓋得差不多滿了。
那么這些廠子,何去何從
到時候不需要那么多石料,木材,沙子了,這些個廠子不就完了嗎
這些個廠子后面不光是老板,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人,匠人。
管中窺豹,說的也不光是建材,有許許多多行業,皆是如此。
這有些事兒,是現在就要做的。
為了防止將來出現大蕭條,那現在就要做準備,準備日后的軟著陸。
從三個月前,陸遠就開始讓內閣擬定章程,控制各種廠子的數量,不管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
沒有工部簽的證,一律不能開。
目的是要分散。
就好比當年種花家的重工,全都往北方擺,結果到了八十年代下崗潮時,北方是最難受的。
可以說,建國時北方有多風光,八十年代這北方就有多落魄。
以至于,就算現在,北方還是沒有恢復起來元氣。
各種青年才俊出逃,沒辦法,本地待不下去了,能夠留下的,都是當年那波恰飽飽的,普通人只能背井離鄉去外地生活。
所以現在就是在控制,整個朝廷在參與調控。
石料廠皇城這邊兒現在就只許開多少多少個,超了就直接不發證,哪兒的地區廠子少,就只發那兒的證。
要不你就去那個地方開,要不你就別開。
這樣的話,皇城這邊兒材料什么的,會出現短缺,會延誤一些工程,但為了將來的軟著陸,也是沒辦法的。
大周皇朝現在國內就是這么個國策。
總體來說,非常祥和,有序,有陸遠在,把未來會出現的大坑,提前給填平了。
但大周皇朝外面,那可是風云突變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