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國元年末。
武國派遣使者前往大元,祝賀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同時帶去和合作條約。
因為忽必烈建立了大元朝,意欲和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大汗的位置。
同一時間,武國也公開支持大元朝的皇帝忽必烈,認為其才是真正的蒙古大汗。
而那阿里不哥,得位不正,是竊賊。
武國的言論,當即讓阿里不哥大怒,更是命令十萬大軍加快行進速度,并打出了先滅武國,再誅叛逆的口號。
也就在阿里不哥前往武國時,大元朝忽必烈起兵五萬,前來援助武國。
也就在大元朝支援武國的時候,南宋理宗皇帝反而發聲聲討武國,認為其背信棄義。
明明已經與他們南宋簽署了攻守同盟,轉臉卻與元朝建立了合作。
這是對他們南宋的一種欺騙,更是對他們南宋的瞧不起。
南宋只是聲討,卻沒有動兵的打算。
然而即使是如此,卻也讓蒙古的阿里不哥心中歡喜。
阿里不哥當即發出言論,愿意與南宋結為同盟,并派出使者千萬南宋,準備簽署條約。
因為大元朝的建立,天下間變得熱熱鬧鬧起來。
外界紛紛擾擾,卻沒有讓武國有什么動蕩。
國內上下一心,共同建筑武國,可以說使得武國日日都在往前發展。
武國特殊的制度,使得許志清也有著大量的空閑時間。
哪怕他是武國的皇帝,卻也不需要天天坐在書房里面批閱奏折。
反而是一些關鍵的事情,他才會去審批。
武國明明是他建立的,然而累死累活的卻是耶律楚材等人。
許志清把各種州府大權下放,軍事和內政分開卻也相互結合。
雙方不是同一體系,可是在制度下卻有著融洽。
武國元國過后,是武國零一年。
武國皇帝設全真派道教為國教,其掌教丘處機為國教大法師。
全真派只是享受其名譽,可在事情上面并沒有太大特權。
門派行事,依舊是遵守著武國律法。
不只是全真派如此,武國境內的世家以及各種門派,同樣都是如此,需要遵循著武國律法行事。
不準再與從前一樣,一言不合怒而殺人。
更多的事情,他們需要稟告官府,讓官府來處理。
初始官府的人手不足,百姓對官府的信任程度不足。
但隨著官府不斷吸收當地人才,補充完人手之后,以酷烈的手段迅速的處理一批違法犯罪的黑暗勢力。
瞬間就讓其余勢力從明面上轉為了暗中犯罪。
雖說武國依舊是有著罪犯之類,但相比較以往,國家可以說清明不少。
此時的武國上層,一些官員對阿里不哥的十萬大軍,可以說是憂心忡忡。
但是當他們看到大元帥、相國、以及副元帥還有各軍主等,都不畏懼阿里不哥的那十萬大軍。
他們心中泛起嘀咕的同時,卻也安心不少。
只要上面穩得住,下面就不會亂。
所有想趁機擾亂國家治安的人,全部被統統下了監獄。
武國的從上到下進行改革,哪怕是監獄也被改革。
比如所有監獄中的犯罪,都要去參與勞作。
至于不參與的,不好意思,國家不會養你。
只要你能挨得住肚子的餓,那就隨意。
武國雖然是初立,隱約間卻有著大國的氣象。
只要隨著時間的成長,絕對會成為世界大國之一。
耶律楚材等人哪怕勞累,但是他們憧憬著許志清給他們表述的那個國度,又看到現在武國的模樣,他們工作更加的用心起來。
他們哪里是為皇帝工作,這是為自個的國家工作呀
從上到下,所有人的心思都凝聚在一塊,他們認為國家越強,他們也就越強。
以往的都是家國制度,現在的他們知道國家越強大,他們的各種福利也就越好。
比如醫療。
國家不僅僅是注重教育,各方面同樣都成立了體系。
就比如醫療,國家主動的招攬醫學人才,并名人編著成書。
本來那些還敝帚自珍,不肯傳授醫術的人,在聽到可以在書上注自個的名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