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儒道之祖是龍族的座上賓,受祖龍的邀請,在龍族中傳道。
祖龍也很喜歡儒道,儒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能夠讓他的地位更穩固。
祖龍在龍族也不是唯我獨尊的,他的弟弟燭龍老祖一直想取祖龍而代之,自己做新祖龍。
祖龍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瘋狂納妃,瘋狂娶妻,到處留后代,搞得半個龍族都是他的血脈。
這才擊潰了燭龍老祖,逼得燭龍老祖退隱鐘山。
祖龍雖然喜歡儒道,可帝王的喜歡只是一時的。當他發現儒道之祖在龍族中的聲望越來越高時,他就對儒道生出了忌憚之心。
鳳麗本為天鳳的侄女,因為政治聯姻的關系,進了祖龍的后宮,成為麗妃。
祖龍的妃子太多了,囚妃、睚妃、嘲妃、狻妃根本就數不清。
麗妃對祖龍并沒有什么感情,她的心依然向著鳳族。
她見到祖龍對儒道之祖生出忌憚之心,就在龍族設計,讓龍族的儒道修士寫了許多對祖龍統治不利的書籍。
祖龍正愁找不到理由對付儒道之祖,這么好的理由送上門,他高興都來不及。
于是,他就以儒道之祖犯上作亂為名,來了個焚書坑儒,把儒道修士盡數殺死,把儒道的典籍盡數焚毀。
儒道受此重創,只能逃出龍族,回到儒道的圣山泰山。
儒道之祖就是在這場變故中,舍身成仁,化為儒界的。
所以,儒道非常不喜歡鳳凰一族,更不喜歡鳳凰的兒子孔宣。
倘若換一個人,說不定千秋儒君會順水推舟,讓此人成為儒道代言人算了,可孔宣不行。
“區區小事,又何足掛齒呢”
洪宙微微一笑,抿了一口酒,方才說道。
大仁儒君卻開口了“洪宙道友客氣。對道友來說是小事,對我儒道來說卻是天大的事。若無二位道友出手,我儒道的傳承是怎么都回不來的。”
“不錯此事全部都是二位道友的功勞。”
大智儒君也道。
這兩位儒君正在想法設法給千秋儒君上眼藥,他們要讓千秋儒君覺得,此事與太玄儒君無關。
儒道修士最擅長的,就是嘴皮子功夫。
方陽自然不能讓這兩位儒君得逞,他開口道。
“我二人與太玄道友是至交,太玄道友的事,就是我二人的事。他要對付孔宣,我二人理所當然要出手相助。”
他直接為太玄儒君撐場面。
他也不參加儒道的權力之爭,他只需表明自己的態度,這就夠了。
果然,聽到方陽的話,千秋儒君喜形于色。
“諸位道友和小徒的事,小徒說得并不多。他能結交諸位道友,是他的福氣。”
儒道之祖當年一句“子不語怪力亂神”,得罪了鴻鈞老祖,結果造成泰山書院的毀滅。
后來,巫族邀請儒道加入盤古盟,儒道為了明哲保身,又拒絕了巫族。
如此,儒道的處境就越來越尷尬,一直結交不到其他的大能。
現在,卻是打破僵局的好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