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樣的,我是覺得薩沙市已經是文化城市了。”克雷頓認真地反駁他“沐光大教堂和賽恩大學都是這座城市的智慧結晶,并且擁有獨特的文化價值,但這個強項已經沒法再做提升了。我們沒有更多的資源去建設新的文化財富,主要問題不在于金錢的多寡,而是時間。五年時間根本不夠,我們還沒”
老人收斂了氣勢,背部向后靠“你想得太多了。”
克雷頓停了下來,聽他說話。
“我們的目的其實只是投資各類公辦學校和教會學校,提高平民的識字率而已。”
“恕我直言,這個城市需要識字的崗位并不是很缺人。”
“那就對了,這座城市太大,太難以掌控了。”
戴斯長老的話讓克雷頓想起格羅涅當初第一次留自己在辦公室對話的既視感,那位老人有些特殊的遠見,雖然偏頗,但卻正合他意。但這個說法還是讓他不能理解。
“年輕人學了知識,但薩沙市又沒有需要他們的位置,他們還是只能做體力活。但憑借識字的技能去其他城市謀生更劃算。而失去了大量年輕勞動力,就不會有人愿意在這里辦廠,污染這里的環境,畢竟總不能辦廠還從外地招工人。”
戴斯比了個數字的手勢“把城市人口降到四十萬以下對我們而言最理想,也更方便管理。”
“那城市的未來怎么辦”克雷頓感到憤怒了。
就算是長老會,這種想法也過于異想天開了,沒有城市可以在失去了大量青年勞動力后還保持活力。
“靠旅游業和房地產撐著。”
“旅游房地產”克雷頓感覺戴斯長老的想法比圣杯會還要離奇“怎么可能就靠這些撐起這座城市”
戴斯長老雖然身上也有軍伍氣質,但說起商業規劃時又頭頭是道“當然有可能了,現在的有錢人越來越多,他們除了工作,都不喜歡待在空氣污染嚴重且道路狹窄逼仄的大城市里。現在富人間流行的做法是在不同的鄉鎮地區買房,空閑時就出來度假。如果我們這兒能不遜色于大城市的文娛服務,環境又和鄉下一樣好,你說他們會不會選擇來這兒花錢”
克雷頓還是不敢相信這一點。
看到他的表情,老人皺了皺眉,覺得有必要讓會員也能理解這個理念
“我聽說你也有在做生意,有錢后會想出去旅游嗎”
克雷頓是個鄉土情節很重的人,一旦扎根就不想動,所以他搖了搖頭。
戴斯換了個說法“那如果某個地方有你想要的東西,但是不能帶走,你會不會想要去看看呢”
這個問題讓克雷頓回想起了自己的殖民軍生涯,他嘆了口氣,懺悔式地搖了搖頭。
“久負盛名的劇團在國內巡演,但是路線不經過你所在的城市,你愿意暫時離開城市去看表演嗎”
克雷頓沒有那么喜歡看劇,所以又搖了搖頭。
“有珍奇的典藏書籍在別的城市展覽,你愿意過去看看嗎”
戴斯幾乎是在勸說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