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氪星人、人類和克拉克肯特本人都無法更改的事實,是現在就可以知道的、既定的結局。
唯一有變化的就是,他是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在歷史里的。他可以是個英雄,也可以是個惡棍;可以是善良的守護者,也可以是殘暴的統治者。
但不論是哪種形象,也都與歷史上其他這樣的人沒有區別。人類歷史里從來沒有小眾賽道,圣人和暴君都是一抓一大把。
克拉克肯特獨特的出身,他是聞名遐邇還是籍籍無聞,他是善名遠播還是聲名狼藉,都不能改變他會被劃分為某一種人類的結局。
他根本不必探究,不必多做些什么,更不必證明些什么。結局早已注定。
可惜太多的超人看不透這一點,過分的在乎人們對他的看法,從來沒有想過,他一直致力于尋找的自身的“存在”和能夠容納這存在的家,早就被清楚明白地寫在了歷史書的最后一頁。
此時,不義蝙蝠俠意識到,為什么這個宇宙的克拉克和萊克斯可以和諧相處。
因為他們兩個都意識到,不論他們兩個做些什么,都改變不了克拉克肯特這個氪星人的名字會永遠如同幽魂一般纏繞在人類的歷史上的事實。
但不義蝙蝠俠還是開口說道:“人們都是活在當下的。如果你有能力給人類帶來痛苦,誰能保證你不那么做呢”
“你還是沒有明白我說的。”克拉克又從手機上抬頭,他說,“我與人類的關系已經不可改變了。哪怕地球毀滅了,外星人也都會說:‘看啊,那是最后一個地球人克拉克肯特。’”
“氪星的毀滅讓我流落到了地球,地球毀滅了我還要流落到下一個星球。你認為反復重復這個過程是件好事嗎”
不義蝙蝠俠抿了抿嘴唇,他當然知道不是。被迫融入一個族群,但卻不被接受是很痛苦的,就像之前克拉克舉的例子。
堪薩斯州的農場生活給克拉克的人格留下了善良溫柔的那一面,讓他永遠無法徹底墮落,至少永遠也做不成那種不需要任何人關心、也不在乎任何人看法的獨夫。
他需要社會,他需要人群,需要有朋友、同伴或是支持者。對于認同的渴望永不滿足。
所以在他悲傷憤怒到極致的時候,他選擇統治地球,而不是毀滅地球。
因為如果沒了地球,以上這些都沒有了。他就又變回了那個被塞進飛船里,被匆匆忙忙丟出來的嬰兒,舉目無親,孤獨一人,在無盡孤獨的流浪中,通過往日遺影尋找自己存在的證據,像只被拋棄的狗。
如果超人不毀滅地球,那么克拉克肯特和萊克斯盧瑟之間的根本矛盾就不存在了。
盧瑟對付超人的根本邏輯,是覺得超人的存在威脅了人類。
如果超人是為了貫徹正義而保護地球,盧瑟會覺得他有威脅,因為正義是口號,是不可靠的。他今天可以正義,明天就可以邪惡。身為資本家的盧瑟,對此再了解不過。
但如果超人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保護地球,卻反而更能被盧瑟接受。口號都是虛無的,利益才是現實。只要超人和地球有共同利益,那超人就是人類的盟友。
人類需要超人,超人也需要人類。互相需要的利益就是最穩固的同盟關系,比什么煽情的口號來的都要直接可靠。
這本就應該是最完美的相處方式,達成起來看似也并不困難。但是可惜絕大多數宇宙都做不到。
究其根本,雖然也可以稱得上是陰差陽錯,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奢望在每個時候每個人都能保持理智坐下來談談,并真的能心平氣和地溝通到最后是不現實的。蝙蝠俠從不會做此理想化的設想。
所以他就更好奇,是什么讓這個年輕的克拉克如此透徹地認識到這一點又是什么讓萊克斯盧瑟能有耐心聽他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