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您對布魯斯韋恩的評價很高。不過介于他完成了如此壯舉,或許也是有道理的。”
蝙蝠俠放下茶杯站了起來說:“或許您是對的,并不是什么外力因素塑造了布魯斯韋恩,而是他自己拯救了自己。一些人或群體可能在某些時候造成了影響,但最根本的,還是他自己想要脫離困境的決心和為此付出努力的毅力。”
“謝謝您有耐心和我談這么多,這并不是您的義務,教授。不論如何,這十分有幫助。今天我還有些別的事情要做,期待以后有空常聊。”
然后他就走了……走了!
席勒看著蝙蝠俠的背影,心情不能說是心如止水,也可以說是十分震驚。他怎么就走了!
我擱這兒鋪墊半天,想把話題引到對布魯斯的改變產生影響的外力上,結果你就認可了布魯斯的改變全靠他自己的結論,然后就這么走了!
你的多疑呢你的控制欲呢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呢你刨根問底的偏執、效率至上的強迫癥呢
你今天是純閑聊來了嗎
席勒站在原地久久無語。
對他來說,今天的這場談話可不是閑聊。他之前就已經構思好了。
首先,他要表明身份,也就是精通精神分析法的理論心理學家。這部分是肯定沒辦法說謊的,因為是公開信息,哪里都能查得到。
雖然共情罪犯之類的說法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超級罪犯,但是同時,他在業界的地位又可以說明,他確實是其中的佼佼者,對于人的情緒狀態的判斷很準確。
抬高自己的身份之后,再假作不經意的提起哥譚的改變和促成了這一切改變的布魯斯。
依照其他宇宙的蝙蝠俠都沒想通這一事實,蝙蝠俠自然就會去想到底是什么讓布魯斯突然就擺脫了往日的陰影,產生了如此之大的轉變。
這個時候再提一嘴“外力因素”,蝙蝠俠當然就會懷疑,可能是有人在其中產生了重要作用,是有人促成了布魯斯的改變。首要懷疑對象,當然就是“教授”。
在結合之前對于喬納森身份的鋪墊,以及喬納森本身神秘莫測捉摸不定的行蹤,自然就會讓蝙蝠俠懷疑,喬納森可能就是那個神秘的教授。
以蝙蝠俠的性格,接下來他肯定會去深入調查喬納森。
而被蝙蝠俠纏上,就意味著不論是未來的斗界,還是現在盯著哥譚的眼睛,都會以蝙蝠俠的目標為準。喬納森就成了完美的替死鬼,席勒禍水東引的計劃就完成了。
但是讓席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傲慢與偏見2.0當中的“偏見”,這次根本沒有偏見。
他是真的覺得,本地蝙蝠俠靠自身的堅強擺脫了陰影,并拯救了哥譚,言語中滿是欽佩和欣賞,還略帶一些“自己做的不夠好”的反思。
席勒不禁要問,蝙蝠俠,你是否清醒或者說,這么清醒,你還是蝙蝠俠嗎
都這么清醒了,你當什么蝙蝠俠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