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這里和對角巷真的有點像。賣的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魔法物品,只是沒有那么有秩序。大部分店里都是什么都賣,既賣人類特產——比如一些書、衣服、金屬制品,甚至還有賣手槍的;也賣魔法生物帶來的特產,比如說各種皮革、生物的鱗片和角以及一些魔法材料。
席勒逛了一圈,覺得還挺稀奇的。這里使用的錢幣是秘銀,似乎是一種黃金和銀的煉金產物,其實本質上還是黃金。
逛到街角的時候,席勒發現這里有貨幣兌換的店鋪,并且是收美金的。
這倒是也不奇怪,魔法師們也得在現實世界當中生活。就比如,康斯坦丁和扎坦娜就應該來這兒賣點東西換錢,這樣就不至于餓死了。
看了一下秘銀的價格,席勒覺得還好。差不多剛好是今日金價的一半,購買力也挺強的,至少比美元強。
看完一圈,席勒有了些靈感。
這里面賣的很多魔法材料并不只是魔法材料,或者說不用魔法去處理它,它就不是魔法材料。看上去就是一些亮晶晶的石頭,或者是未知生物的部件。
在沒有任何魔法功能的情況下,光是看著也挺稀奇的。就比如獨角獸的角,現實世界中基本上沒有這種造型的角;還有魚龍的鱗片,直徑半米,閃閃發光,看上去非常炫酷。
哪怕不提在魔法世界中的作用,光是買回去當掛件,也會有很多人愿意買賬的。
而且還有一些魔法生物帶過來的粗糙加工的手工藝品,比如說用骨頭削出來的匕首、用某些植物編織出來的畫等等。他們過來旅游的時候,就會帶一些這樣的東西用來換成錢。
因為在魔法世界這樣的東西沒有原材料那么有用,所以收購價格很低。轉換過來的話差不多就是幾十刀,甚至是幾刀就能買到。
畢竟,很多魔法生物的壽命是無限的,他們的時間又不值錢;用的原材料遍地都是,也不值錢。他們本身也沒覺得能賣上大價錢,收購價自然也就很低。
席勒覺得可以收購這樣的小玩意兒,放在店里當成哥譚的旅游紀念品賣,應該也是會賣得不錯的。
沒錯,席勒決定開一家旅游紀念品店,只不過賣的都是一些來自于魔法世界的稀奇古怪的東西。再把店鋪好好裝飾一下,應該會吸引不少人。
席勒倒是也沒指望能掙什么大錢,能把每年的房產稅賺出來他就心滿意足了。
不過他當然不可能在這里看店。席勒看了看手機,正好他的新家不需要管家,而他的管家也快要回來了,是時候給他找份新工作了。
不過在此之前,他得先找帕米拉,給店里所有裝飾植物和可能需要進貨的植物商品加一層保護,防止默克爾把它們一鍋端了。
暗黑3啟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