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蝙蝠俠,席勒是一句假話都不說,因為在蝙蝠俠面前說謊太容易被拆穿了。而且以往那些應付羅賓或是其他隔壁世界的人的套話也不太好用,蝙蝠俠總是一針見血,不問出滿意的答案不會罷休。不給點真材實料,他今天晚上就要耗在這兒了。
主宇宙蝙蝠俠內心了然,席勒給出的判斷和他當初對斯特蘭奇的側寫一般無二。
在他眼里,史蒂芬·斯特蘭奇是一個冷漠的指向性利益精神滿足者。他的人格底色是漠不關心,但對萬事萬物的不關心又帶來一種特殊的專注。正是這種專注,讓他在魔法方面有獨特的天賦。
而指向性利益則是指他是一個偏執且極端的人。當他投入某個領域的時候,他會利用人格底色當中的專注,在這一個方面偏執到底,只追求這個領域的利益,為此降低或是毀滅他在其他領域能得到的利益他也不在乎。不是那種想要全盤盡收的人,他不想要的利益再誘人也打動不了他。
精神滿足者則是指,比起物質享受,他更喜歡精神滿足。在他指向性的利益的領域,取得成就、獲得利益能夠給他帶來最大的精神滿足,這也是最容易打動他的方式。
從他的心理側寫就能看出,斯特蘭奇不是一個矛盾的人。他的人格和心理環環相扣,用冷漠和專注投入某個領域,取得成就并獲得精神滿足,讓他可以自洽,而無需借助外物或使他人幫助來穩定自身的精神。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難以做到的。
這意味著他在精神方面幾乎無懈可擊,旁人也很難打動他。即便在他投入的領域可能有吸引他的事物,但他也可以憑借極高的天賦自己獲取到。或者說只有他自己獲取的,才會讓他感覺滿足,別人給的他一點都不想要。
正因如此,在蝙蝠俠看來,斯特蘭奇這種人是非常難對付的。他本身掌握了強大的魔法力量,幾乎無法通過武力制服;精神上又幾乎沒有弱點,更像是一顆沒有縫的龍蛋。別說是蒼蠅,你就是找一只劍齒虎來,也啃不出印子,實在非常難纏。
可蝙蝠俠畢竟是蝙蝠俠,多難啃的骨頭他都啃過,無非也就是一口咬碎或是徐徐圖之的區別。蝙蝠俠知道,要獲取魔法力量或是建立人類聯盟,斯特蘭奇這塊骨頭是必須要啃的。既然如此,他選擇慢慢來。
“斯特蘭奇先生的經歷非常令人敬佩,讓我想到我的朋友克拉克·肯特。他也是小鎮青年出身,你覺得他們之間會有共同話題嗎?”
席勒警鈴大作。弄一群蝙蝠俠過來,尼克都快原地爆炸了,要是再弄一群超人,整個國會都會爆炸的。雖然國會沒什么用,但也沒人希望化糞池爆炸吧?
席勒認為,蝙蝠俠這是赤裸裸的威脅。他今天要是不吐出點什么來,蝙蝠俠就要把超人叫過來攪風攪雨了。
他在心里嘆了口氣,然后說:“雖然成長環境差不多,但家庭環境和個人素質不一樣,自然就會導致塑造出的人格千差萬別。要我說,史蒂芬恐怕不會和你的朋友有什么共同話題。他們兩個既有相似之處,又截然不同。”
主宇宙蝙蝠俠聽懂了席勒的暗示。蝙蝠俠雖然不算特別了解斯特蘭奇,但是他非常了解超人。如果斯特蘭奇和超人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截然相反之處,那其實也可以由此推論出許多。
超人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蝙蝠俠恐怕比超人本人還了解。主宇宙蝙蝠俠開始細細思考超人和斯特蘭奇之間的異同。
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顯而易見的是,他們兩個的人格特征的重合之處是從同一種環境中養育出來的,那就是鄉下和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