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千零一夜)
老王爺真的不明白為何南楚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明明九大戰神和北趙、東齊的交鋒都處在上風,可怎么現在南楚的形勢卻急轉直下了呢?
他看向蕭飛逸幾人,一臉的疑惑,問道:“為什么?!這到底為什么?!南楚為什么會走到現在這個地步?南楚有了你們,為什么還不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眾人欲言又止,全都看向了蕭飛逸。
其實原因大家都懂,只是不好實話實說,所以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蕭飛逸,畢竟他現在還是元帥,楚皇并沒有卸下他的職務。
蕭飛逸知道此時不說不行了,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道:“南楚被動防御的策略是最大的敗筆!”
老王爺可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一聽蕭飛逸這樣說立刻反駁道:“南楚一直勢弱,不防御豈不是更加被動?為了抵御外敵,青龍關、白虎關、玄武關都修建得堅如磐石,簡直就是銅墻鐵壁,這才把那些環伺的虎狼拒之門外,這有錯嗎?”
“有!而且還大錯特錯!”蕭飛逸毫不客氣地說道。
“本王不明白何錯之有?依靠城高墻厚,南楚安穩了很多年,陛下和大臣們都非常認可這樣的戰法,有何不妥?!東齊和西秦這幾年想攻破青龍關、白虎關,可每次都損兵折將,鎩羽而歸,而南楚損失相對小很多,這不是好事嗎?”
蕭飛逸昂首向天道:“從戰損比看,南楚的確撿了便宜,可從長遠看,也為今天的局面也埋下了伏筆,不足為怪啊!”
“蕭帥,你仔細給本王分析一下為何會這樣好不好?本王真是不明白啊!”
“哎!王爺,這本是極其簡單的道理啊!您現在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已!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和兩個武林高手之間的切磋沒什么太大的不同,試問兩個武林人相互拼殺,如果一方只是防守,那么他最終的結果會怎樣?”
“這個……”
老王爺頓時語塞了,因為他心知肚明,如果只是防守的話,頂多立于不敗之地,根本談不上會勝。
蕭飛逸嘆了口氣道:“王爺,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已經不用我過多解釋了!南楚的防御策略讓東齊和西秦肆意妄為,想打就打,想撤就撤,隨心所欲,無休止地試探,這就是造成南楚當前困境的最主要原因!”
老王爺雖然覺得蕭飛逸舉的這個例子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完全認可這個結論,仍然固執地認為防御沒錯,于是再次分辯道:“蕭帥,南楚的兵不如人家多,將不如人家強,不被動防御,難道還要主動出擊?”
“為何不可?王爺,您沒聽過江湖上有這樣一句話嗎?那就是,劈得一劍開,免得百劍來!如果南楚將士不通過幾場轟轟烈烈的慘戰打出自己的氣勢,那么誰都敢覬覦南楚,誰都敢欺負南楚,就會造成四面楚歌的局面!”
“可是……我們真的打不過人家啊!怎么主動出擊?”
“不!不是這樣!江湖上最講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人家給我一拳,我必須還回一腳,否則只能低頭繞行!有時候就算打不過也得打,否則一輩子都直不起腰!南楚也應該這樣,打不過和不敢打是不一樣的!
“如果只守在城內,人家會覺得南楚將士都是軟皮蛋,只能龜縮在墻后,哪里還有懼怕和尊敬?相反,主動反擊就不一樣,如果人人爭先,奮勇殺敵,就算敗了也會給對手震撼!
“如此一來,對手下次再想來犯時就會掂量掂量,南楚會不會還是像之前那樣給與迎頭痛擊,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老王爺沉默了下來,因為當初力主防御的人就是他!
倪霧可不知道這些隱情,也開口道:“王爺,蕭頭說得是!就因為南楚沒有打出自己的威風,所以一直被壓制,一直被對手虎視眈眈,這才會在出現重大情況時被群起攻之!如果南楚睚眥必報,敢舉國玉碎,誰敢撩虎須就必掰其虎牙,那么誰再想動南楚就一定要考慮付出的代價,所以就不敢輕舉妄動,就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