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山來之前就聽說這位魏王很喜歡做生意,說到這事時相當仔細,連什么貨物大概的價錢都知道。
趙與芮一聽就明白了,這事為啥要幫商人干,為何不自己干
實際上有很多水軍將領會自己干,但馮德山不能明說。
特嗎的,都快亡國了,水軍還在為餉銀發愁,在外干活,趙與芮心中罵罵咧咧。
“水軍將士們月餉多少”
趙與芮很快又弄清南宋怎么發餉的。
這會大宋當兵按身高來,矮的五百文一個月,高的能達一貫以上,像行在皇城司的親從官標準身高為宋尺五尺九寸一分六厘,約合今185190公分,與明代錦衣衛之大漢將軍相似,放后世也是高個子了。
這種起底都是兩貫。
但因為現在皇城司里關系戶太多,不達標的也多了。
周來和牛寶剛來到臨安就特奏為親從官,身高也不達標。
水軍中普遍個子不高,大部份月餉只有五百文,相當廉價,但這會物價太高,所以很多百姓還是愿意當兵,至少可以吃飽,不然你在外面干事,每個月賺一貫還未必能吃飽。
想想趙與芮買只雞要七十五文,一個大肉包子要三十文,一貫月錢也就每天夠吃一個肉包子。
所以南宋時招兵還是挺容易的,關鍵是南宋征招兵的規則也先后改了兩次。
先是把臉上剌字改為手上,極大提升了普通人當兵的士氣。
接著在孝宗時,又改為七分軍兵,三分效用。
效用的意思是不用剌字但也有特剌效用,但這也沒辦法,你不這么干,招不到足額的兵員。
現在不是北宋開國太平時期,你要強征,還要往臉上剌字,人家寧可往北方跑。
北方到處都是軍閥,你敢幫我剌字,我跑北方參加軍閥,參加金蒙,打你大宋。
趙與芮一路與馮德山等水軍將領聊著事,同時側敲旁擊聽他們說話,感覺這馮德山幾人還算有點水戰經驗,但長期缺乏訓練,現在也無心在訓練上,整天想著撈錢,還要養活底下的兄弟們。
馮德山幾乎就差明說,請魏王帶著大伙一起賺錢發財了。
當天天黑時,船隊到了紹興,趙與芮沒下船,讓舅舅全保長回紹興老家。
他臨走前,為哥哥趙與莒求了個登仕郎,文官正九品。
過段時間,朝廷可能會讓其到陰山縣當縣尉,這也是兩兄弟父親干過的職位。
趙與莒當初在臨安設計,想讓其去不了丞相府,趙與芮其實相當惱火,不過轉念想想,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若是有機會讓哥哥去不了,估計自己當時,也能這么干。
而且他想過了,趙與莒這人很有心計,史彌遠也比較了解趙與莒,或許,可以有其他作用他心中,已經想到一個利用趙與莒的妙計。
第二天船隊繼續,一天一夜后就到了定海縣。
到定海時又是晚上。
趙與芮繼續住在船上,等天亮后才下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