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琦以前就是慶元府通判,南宋的府可以有一到兩個通判,聶子述過來后,胡琦以通判兼監舶務,實際只管這里的事,不管慶元府的事。
然后就是干辦公事,干辦公事員額有三到五名,趙與芮這邊是四人。
趙與芮一口氣賣了三個,每個實收十五萬貫,報朝廷是七萬貫,私人吞了八萬貫,兩個干辦官賺了十六萬貫,但有一個是為秦琛買的,實際還得支付七萬給朝廷,所以最終才賺了九萬,這讓趙與芮發現,賣官賺錢真容易,難怪歷朝歷代都有這么干。
另兩個買者是當地巨商余大富和嚴康,但可以說,也都是自己人,因為這兩人都是和秦卓有生意往來,關系較好,秦卓介紹的。
余大富是當地巨商,一直走海貿,但南宋時,沿海地區有大量人口流失問題,很多宋人,因經常移居海外。
余家有一部份已經移民到海外,住占城,然后以占城和定海兩地,來回做生意,生意越做越大。
這次聽說有市舶司干辦公事正八品可以買,立刻下重金,買了個干辦官。
其中七萬貫為官價,另有八萬貫以贊助費的名義,支持魏王屯田種糧,興修水利。
嚴康和余大富情況差不多,但主要是跑日本和高麗。
另一個干辦公事從兩浙其他府調過來,叫呂松,其妻子是秦家族人,和秦卓關系不錯,以前為某縣主簿,這次魏王把他調來,官升正八品,他也是相當高興。
幾個干辦官都是秦卓介紹的,沒辦法,趙與芮現在缺人,秦家目前是他最大的倚仗。
眾人看到趙與芮時,個個表情恭敬,其中余大富和嚴康兩人還在臉上擠出討好之色。
之前他們見過魏王,魏王答應他們,你們可以一邊當官,一邊跑商,余大富兩人簡直喜從天降,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等于掛著官名,可以行商。
要不然他倆也不會痛快的拿出十幾萬貫了。
當然,余家現在跑海上的都用不到他,主要是他長子和二子在跑,他還是樂意在慶元府當官的,可以順帶照顧下余家的海貿。
整個市舶司就這五個人是官,其余的全是吏。
吏里面又分孔目、手分、貼司、書表、都吏、專庫、專秤、客司、前行、后行等,大大小小幾十人,其中吏基本都是當地人。
鑒于魏王來后,大大的整頓了定海的衙吏,所以今天魏王到市舶司來,整個衙門里的吏員們,個個都在瑟瑟發抖。
這邊和衙門不一樣,這可是富的流油的肥水部門。
魏了翁從二月初接掌,按趙與芮要求開始在當地征招吏役,條件還很苛刻,既要認字,又要強壯,好不容易招了四十多人,然后從趙與芮身邊調來八人,秦家調來四人,共五十八人充為吏役,可以說,市舶司現在從上到下,都是趙與芮的自己人。
“都坐吧。”趙與芮進來后大刀金刀坐下,然后示意所有官員坐下。
大伙也小心翼翼跟著魏了翁坐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