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是石匠沒錯,但最早投靠趙與芮,又介紹了他的親家火器匠唐波,兩家拖兒帶口的投效了趙與芮。
現在兩人是這邊的負責人,劉福基本也不用干什么活,就負責管理,章小石為監督和考核,專門考核產品合格律,發放獎勵和處罰。
匠作局和火器局等軍用設備的總負責是秦琛,但現在幾個局都差不多要建好了,趙與芮自己肯定會經常來看。
大概知道趙與芮來了,劉福、唐波和章小石三人很快來到趙與芮面前。
趙與芮正看現場家屬們在干活。
工匠們負責打造火器,家屬們會抽一部份打下手。
這邊全是燒炭的。
通常來說,燒炭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兩種。
一種是靠山坡面挖窯洞,在洞里堆滿木頭后,點火燃燒著,再覆蓋,上面先留孔,讓木材在窯內經過不完全燃燒,炭化,揮發物逸出。
另一種是讓工匠制大鐵桶,把木頭放在鐵桶里,鐵桶下面燒火,四面留煙孔,以保證氣流,大火燒幾個小時,然后覆蓋煙孔,使其經過不完全燃燒而炭化,最后冷卻,打開鐵桶后,就是精致的自制炭。
前者制成的炭可以用來民用取暖,后者很適合制火藥。
趙與芮這邊的木材主要從高麗和日本進口,采用硬木燒炭,大概為三比一,四比一左右,即三四十斤硬木,產生十斤木炭。
但濟州島天氣暖和,基本是用不到木炭取暖,所以趙與芮主要是為了制造火藥。
窯洞每月生產一萬斤木炭,大概要用到三四萬斤木材。
這個主要用在冬天室內開會,干活時用到,用不完的就存起來,以備后用,每年能存十萬斤左右。
其余大量的人力都是用大鐵桶燒可以制火藥的炭。
“現在月產二號木炭能制火藥的多少斤”趙與芮問。
“回大王。”劉福道“現在基本保持在每月五萬斤左右。”即全年六十萬斤。
產量有點低,但影響產量的,不是他們的人手不夠,而是木材供應。
島上的木材盡量不能砍,只有從高麗和日本進口。
目前趙與芮每年大概能從兩個國家進口兩百萬斤左右約一千多個立方,僅用來燒炭,就勉強夠。
另外還有其他地方要用,包括建房,造車,兵器,盾牌,建水車等各種用途,還要儲存一部份,將來造船用,所以進口木材根本不夠,還要常從南宋運過來支援。
趙與芮其實很想用木炭來煉鋼。
但木炭煉鋼成本大,全世界也只有巴西用的起,巴西森林資源豐富,很多地方都是用木炭煉鋼。
木炭是焦炭很好的替代品,但因為成本太高,大部份地方都用不起。
通常十斤木炭才能煉一斤鋼。
如果要練一萬斤鋼,就需要十萬斤木炭,約四十萬斤木材。
趙與芮目前一邊儲存木材,一邊儲存木炭,為將來煉鋼準備。
“現在是存不多少木材”趙與芮問。
“回大王,如果今年進口數還是這么多,我們還是不夠用。”更別說存木材了,還得從南宋運過來,要么直接在島上砍一部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