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杲走后,皇帝陸續召見。
大理寺少卿,進右文殿修撰、知鎮江府,祥符縣男,趙善湘。
趙善湘也是趙氏宗室,入京前是鎮江知府。
他從地方縣丞開始,做過知縣,通判,提轄、轉運判官、提點刑獄、知州、權戶部郎官、提舉常平等數不勝數的職位。
他也是個奇人,基本把南宋地方能干的官位都干過了。
趙與芮看到這位同宗的簡歷也是吃了一驚。
原本在理宗上位后,又接著干了沿海制置使、安撫使等重要地方大員。
這人啥都能干,而且能力不錯,每次考評都算比較優秀,在宗室中非常少見。
趙與芮讓他去江南西路任制置使兼沿江制置使。
任務差不多,修整水利,收回和重啟礦場因這邊是南宋重要礦區之一,屯田募兵。
這邊要求七個軍步騎,兩個軍水軍,同樣是五萬四千人。
這邊設江西都司,都指揮使由李平虎充任,李平虎會帶走京師趙與芮原有五百精銳,再從信州礦場挑選兩千礦工為班底,組訓新軍。
接著又召見趙彥吶。
1219年,金軍再次入侵西和州,趙彥吶請求親自修繕西和州北水關,招募民眾耕戰自守,并制置使安丙減少關外四州的租稅,讓關外四州也用民兵自保,在西和州五年趙彥吶深得民心,轉提點刑獄,后擔任沔州路帥,一時聲名遠播。
1221年,崔與之擔任制置使,久聞趙彥吶大名,決定考察他是否合適擔任邊帥,之后崔與之認為趙彥吶大言無實以后必定誤國,上奏朝廷不要讓趙彥吶擔任邊帥,然后剝奪了趙彥吶節制沔州兵馬的權力。
趙顏吶這個人,用崔與之的說法,有少許才能,但剛愎自用,聽不得別人的勸,所以容易在大事情上犯錯,崔與之所以說他以后必定誤國。
但趙與芮看重他曾經招募民眾耕戰自守,減稅安民的做法,認為這人用在民政上還是可以,只要不用在軍事上就行。
以趙彥吶為京西南路制置使,杜庶杜杲兒子知襄陽,以王堅為京西都司都指揮使,兩文一武相互配合。
全面經營襄陽防線。
歷史上襄陽被蒙古攻破過一次,后來被孟珙收回,孟珙看出襄陽比較重要,建議朝廷以襄陽為中軸,建立了一條東起淮河,西至巴蜀的防御體系。宋朝在此后的時間,利用這條防御體系與蒙軍對峙了將近四十年。當然,這條防線也不是孟珙首創,當年岳飛抗金時,就是這么部署的。
趙與芮當然知道這條防線有多重要,現在提前了十幾年開始經營,由趙彥吶管民政,王堅組新都司。
這邊京西都司要求步騎八個軍,水軍四個軍,十二個軍,共七萬兩千人。
跟隨趙與芮的心腹部下中的周來、劉鐵山、秦猛、秦幼虎,錢武等都在這邊擔任要職。
趙與芮讓周來帶著五百萬貫銀錢,和趙彥吶一起離京,算是用了大手筆。
此次重用王堅,也是讓很多朝臣十分意外,因為王堅這會還是個小小指揮。
嘉定十二年1219年金國侵略軍統帥完顏訛可入侵唐州、棗陽,宋荊鄂統孟宗政招募唐,鄧,蔡三州壯士兩萬余人,號忠順軍,王堅即由此招募入忠順軍,戊守唐、鄧,在杏山山區屯田、練兵、守備御敵。
歷史上,王堅曾秘密潛入蒙古軍造船之地,燒毀其船只二千余艘。
但最有名最厲害的就是釣魚城的防守。
寶祐二年1254年,王堅升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主持釣魚城防務。王堅知合州后,加固釣魚城池。他調集所轄五縣軍民數萬,在釣魚城上開掘大小“天池”蓄水養魚,控井92眼,加筑從城上至南北江邊碼頭的一字城墻,阻截敵軍于城墻與江流之外,屯田練兵,“秦蜀之人,望風響應”。釣魚城成為川、陜、甘民眾聚集的軍事重鎮。
蒙古大汗蒙哥就是被王堅命人放炮打死的。
但這些事現在還沒發生,趙與芮都不知道就是王堅修建了釣魚城的防務,趙與芮重用他就是因為王堅手上有忠順軍,還有孟宗政對他的推薦。
孟宗政去年病世后,忠順軍由江海統領,當時內部極為不穩,人心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