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極耗臂力,通常連射十支箭左右就要休息,厲害點的射到二十支也會不行。
宋軍第一波時,蒙軍陣形還比較密集,效果最好,射倒了二十多騎,射傷了三十多人。
第二波時,蒙軍已經分散陣形,往宋軍兩翼分去好多人。
這一波射中不到十騎。
張能和孟瑛看的是臉色嚴肅,又無可奈何。
而僅僅二波之后,蒙軍前鋒已經進入七十步內。
“弩。”張能狂吼。
“弩”四周宋軍各將都在大吼。
叭叭叭,空中又是一陣爆響,更多的強弩射了出去。
強弩射速比較慢,但勝在人數多,有四五百人,這一波射倒蒙軍三十多騎。
對面到處都是怒罵聲,有人可能已經在問侯宋軍母系族親之類的。
但宋軍強弩需要用腳踏踩,裝箭較慢,僅射了一波,第二支箭還沒來的及裝上,蒙軍已經進入五十步內。
“風”張能再吼。
“風”四周宋軍各將都在狂吼。
崩崩崩,空中弓弦聲絡繹不絕,蒙軍和宋軍四五六排弓兵同時射箭。
如果趙與芮能在現場,可以看看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三段擊。
可惜這三段擊也沒能在歷史上拯救大宋。
對面蒙軍的陣形和之前一樣,開始往兩邊分散。
孟瑛和張能看著狂奔的蒙軍,嫻熟的往兩邊分散,掠射,都是非常震憾。
這種騎射功夫,可不是一年兩年三年四年能練出來的。
此時兩軍已經進入瘋狂對射狀態。
宋軍四五六排弓手,像機器人似的,按訓練要求,不急不慢的射著。
身邊不時有軍官在叫。
“不要慌,慢慢射,瞄準再射。”
“注意提前量。”
蒙軍都在飛快移動,射騎兵就要注意提前量。
“低頭,低頭,低頭。”突然有人大叫。
很多宋軍紛紛低頭。
當當當,現場像下雨似的,各種箭支落到宋軍陣中,有的射在頭盔上,被彈開,有的射到肩膀上和前胸。
趙與芮對札甲步人甲做了改動,加大了頭盔和肩甲的防護,舍棄了后背的防護。
這時對射的效果就出來了。
絕大部份箭都射在頭盔的肩膀上,有少量會射到胸前。
只要不抬頭,基本很難射到臉上。
啊,人群中也有人慘叫,有人被射到腳上。
也會有人被射到胸下。
還有人不注意沒低頭,會被射到臉門。
蒙軍射術又準又狠,而且宋軍是固定靶,他們是移動靶,才對射了一會,孟瑛就發現對宋軍不利。
與此同時,張能也叫了起來“變陣,散形,散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