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官人,請進吧。”小吏哈哈大笑。
謊繆,袁韶心中再次暗罵起皇帝來。
哪有朝廷允許下面人收好處的。
他給錢小吏們,只不過試圖拉近點關系,沒想到對方可以奉旨收錢,這錢就等于白給。
等進入洞霄宮后,果然發現已經來了不少人。
比較有名,他認識的有工部郎中陳韡,潭州觀察推官王邁,原楚州通判梁丙,原兩浙西路制置使曾式中,原四川制置使鄭損,京西、湖北路制置司主管機宜文字、襄陽通判史嵩之等。
除了這些官員,另有京師太學生黃自然、黃洪、周大同、徐士龍等人,現場黑壓壓一片人群,差不多有三四十人。
在場的官員成分很復雜,有史彌遠原先的心腹親信,如陳韡、史嵩之等,也有原地方軍政一把手,如曾式中,鄭損等,也有像王邁這樣的清流,為官名聲不錯,但憎恨皇帝濫殺。
他們大部份人都有一些特點,即以前都身居高位要職,后來趙與芮掌權后就慢慢被退二線了。
曾式中在趙與芮一掌權后,立刻從淮南西路制置使,調往兩浙,才干了一年,就被奉祠。
鄭損就不說了,直接被趙與芮用崔與之替換,招回來奉祠。
梁丙是趙與芮滅李全后,把他調回來的,雖然沒有奉祠,還掛了個兵部的郎中,但和陳韡一樣,卻沒有分派事給他干,等于是閑置。
王邁原本在潭州,但朝廷改制,以前的觀察使等部門都合并了,他這觀察推官也沒了位置,暫時先回京,同樣在六部掛了個閑職。
現場最讓人意外的是史嵩之,史嵩之是史彌遠侄子,能力也不錯,在史彌遠倒臺后,皇帝這兩年并沒有壓制他,從干辦公事升襄陽通判,因為據說史嵩之在地方屯田積糧有一手。
歷史上,史嵩之在襄陽經營屯田,積谷達六十八萬石,得到朝廷嘉獎。
可以說皇帝對史嵩之不錯,但史嵩之今天居然也來了。
而現場的太學生黃自然、黃洪、周大同、徐士龍等人有部份剛剛通過二月的省試又稱春試,前天剛剛出榜。
其中黃自然是省試第一名,省元,其他幾人有的上榜了,有的沒上榜。
通常上榜后十天左右,會進行殿試。
南宋科舉是三年一次,原本去年應該是趙與芮登基后的第一次科舉,不過趙與芮以改制的原因推遲了一年。
這些太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即當年喬行簡要聯金抗蒙時,他們全是反對的,并一起跪在麗正門,請皇帝寧宗,斬喬行簡。
現在這些太學生,和袁韶這些老臣們匯聚一堂,開始吐槽大會。
可能因為有不殺文官傳統,這些人膽子挺大的,公然集合,也沒把朝廷當一回事。
袁韶算是來的比較晚了,進入大殿時,里面已經吵的不可開交,他站邊上聽了會,大概聽出這些人分成兩派。
一派是以太學生為主,想聯合更多上榜學子,一起再到麗正門,大伙和上次請斬喬行簡一樣,跪在麗正門,請皇帝斬錢宏祖。
理由是錢宏祖在福建,殺了好多地主和官員。
當然,這會新上榜學子里面很多都不是地主,所以大伙是為了防止皇帝以后亂殺官員,這樣是逼皇帝表態,以后不能再殺文官了,咱們兩宋不殺士大夫的優良傳統要保持下去。
畢竟所有上榜的人,將來都會是官員,大部份也都會成為地主。歷史上最終參與殿試的這一屆進士,有一百多人出身官宦家庭,三百多人是民間百姓,當然,這些平民百姓很多還是得到地主或商人的支持的,也有本身家里是小商販之類,窮苦書生還是極少數。
皇帝斗地主也好,殺官員也好,肯定與他們將來的利益起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