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成吉思汗死亡已經一年多,但窩闊臺一直沒有登上汗位,因為當時監國的是拖雷,而蒙古貴族中分成兩派,一派支持拖雷,一派支持窩闊臺,兩派永遠有人在忙,沒空回來參加會議,這讓忽里勒臺會議一直沒能召開。其實大伙都知道,是拖雷拖著不想召開忽里勒臺會議
直到寶慶四年1228年十一月,發生了慘敗,這才驚醒了蒙古貴族。
當年十月,蒙古大將朵忽魯率領蒙古軍偏師進攻慶陽,完顏守緒一邊派陜西行省以羊酒等物犒蒙古軍,以圖緩師,一邊面又命紇石烈牙吾塔、移剌蒲阿二人領兵進駐邠州以策應慶陽軍。
沒多久,蒙軍進攻大昌原,今甘肅寧縣東南,總帥平章政事完顏合達問誰可為前鋒,陳和尚應聲而出。
完顏陳和尚說自己已沐浴易衣,誓決一死戰,披甲上馬,頭也不回地去了。
當天,陳和尚率忠孝軍四百騎力戰,破蒙古兵八千之眾有說是兩三千,史書記載為八千,金軍取得了大昌原之戰的勝利。
自從金蒙戰爭以來已經二十余年,這是金朝第一次取得這樣大的勝利,而且是野戰。
蒙古在金朝和南宋方向,也是第一次經歷如此的慘敗。
金國舉國振奮,完顏守緒親自下旨表彰勉勵,授陳和尚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一日名震天下。
蒙古在大昌原之戰慘敗之后,發現一定要團結,如果不團結,沒有一個合適的領導人,很可能被金國翻身,而且之前孛魯在山東攻略也是慘敗,宋人和金人正在崛起,蒙古人不能再內哄了。
于是寶慶四年底,蒙古準備召開忽里勒臺會議,選出新的大汗,會議定在次年八月,在大斡耳朵召開。
蒙古準備召開忽里勒臺會議時,寶慶四年1228年十二月,趙與芮也召集群臣,再議明年改制的事情。
自他登基以來,基本是每年一個腳步,逐步改革,完善大宋國家機器。
他要讓這個巨大的國家機器,能有序和合理的運轉。
經過寶慶三年和四年的糧田丈量和鹽稅改制,大宋的財政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加上這幾年趙與芮發行會子減少,讓會子的價值也逐步上升,目前市場一貫銅錢,約等于兩貫會子,百姓手里的會子,也越來越值錢了。
十二月初三。
大量的官員早早來到選德殿。
這里早就擺好了桌子凳子,桌子上面還有水果點心和筆與紙。
大伙也習慣了皇帝對他們的安排,各按其位,紛紛坐下。
所有人表情都很輕松,也比較高興。
趙與芮登基四年半,大宋朝國力蒸蒸日上,百姓生活越來越好,眾大臣們是看在眼里的。
皇帝重用的多半是正直能臣,所以對趙與芮非常認同。
即便是趙與芮在丈量糧田時,有誅過三族的殘忍,所有大臣還是堅持站在皇帝這邊。
今天來到現場的有有樞密使葛洪、簽書樞密院事李宗勉、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兼兵部尚書魏了翁。
吏部尚書鄧若水,工部尚書徐元、戶部尚書杜范、禮部尚書楊長孺、刑部尚書李皇,侍御史趙汝述、中書侍郎喬行簡、門下侍郎胡夢昱、都進奏院都院秦卓,權判尚書都省事梁成大。
其中權判尚書都省事原來是胡槻,但梁成大在麗正門一事表現不錯,皇帝于今年八月將其晉升為尚書省實際一把手,以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