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線,云南現在是大理,吐蕃走不了,第二條線從瑪多渡黃河,到現在的臨兆,這要經過西夏現在已經為蒙古占據。
第三條線要經過河西走廊,經玉門,還是要走西夏,而且現在太遠。
就這幾個能走大軍的路線,現在要么需要繞道,要么繞其他國家,都不好走。
其他地方距離近的,需要翻山躍嶺,大軍很難走。
大軍能行的,馬車也不好走。
所以最后趙阿哥昌部反而是整個吐蕃與宋軍最近,且馬車比較好走的部族。
他們和宋境之間既不需要繞黃河,又不需要翻山,只需要繞過西夏境內即可。
宋人開始主要和他們交易白糖和絹帛,其中白糖據說都是從更遠的地方運來,相當不容易。
但白糖進吐蕃后,一下子就在吐蕃貴族中打開市場,可以說是供不應求。
宋人的雪花白糖,在趙阿哥昌這里,賣五百文一斤,而趙阿哥昌拿到白糖后,轉手賣到更吐蕃西南的部族手中,則至少能賣到八百文一斤。
當然,宋人幾乎不要錢,吐蕃人也沒這么多錢,雙方交易都是用牛馬羊。
趙阿哥昌一匹馬換一百斤雪白糖,折算一匹馬價格為五十貫。
這時好點的西馬戰馬最低五十貫起,優質能達一百貫,但差的西馬,不能當戰馬的價值在八貫到二十貫間,趙阿哥昌其實是用低質的馬,抵高價的戰馬,蒙騙宋人。
但宋人好像不在意,很愿意換他們的馬,因為低質的馬,也可以用來當運輸馬用。
趙阿哥昌的牛不是牦牛換雪白糖兩百斤,折算價格達到一百貴。
其實古代大部份時期,馬價都比牛價貴,但馬價起伏波動比較大,南宋時差的五貫到十貫一匹,好的五十貫往上。
而牛價相對比較穩定,北宋牛價從兩貫漲到十貫,到南宋時牛價更是大幅上漲,有些地方達到一百貫。
而西北地區因數養牛羊比較多,牛價其實沒這么貴,但趙阿哥昌故意抬高價錢,硬是賣的比馬還貴,而宋人,同樣沒有意見。
至于羊價這邊就更便宜了,他們吐蕃各部族自己交易,或和附近漢人百姓交易,通常五百文到一貫之間,大部份都在五百文浮動。
趙阿哥昌賣給宋軍的羊價,為折算紅糖二十斤。
趙阿哥昌賣價都是比較高,但宋人都接受。
而趙阿哥昌是當地的大地主,元朝初期的十三個萬戶之一,部族中奴隸超過一萬戶,牛羊無數。
每次他要求和宋人交易大量的白糖等貨,宋人都表示運輸不易。
以前宋人每次來,最多兩三千斤雪白糖,加五千斤左右紅糖和五千斤冰糖。
這讓趙阿哥昌也不過癮,他轉轉手,就能在吐蕃其他部族中賺來更多的牛羊馬。
他還試圖用牦牛和駱駝來交易,但宋人不要,只要普通牛。
孟瑛和他交易了近三年,因為距離遠,每年大概只有兩到三次。
雙方是越來越熟。
而從今年開始,宋人又出來一種精鹽,質量比原西夏人的青鹽還好,只賣三十五文一斤。
原本吐蕃各部,要么用自己的便宜的井鹽,要么用西夏的青鹽。
宋人的精鹽出來后,立刻占據了青鹽的市場,趙阿哥昌感覺自己賺的更多了。
這幾年因為道路的原因,孟瑛主要和他交易,他相當于是吐蕃的總代理商,賺的是盆滿缽滿。
但是,從去年開始,宋人試探的提問,雙方能不能結盟,能不能優質戰馬。
趙阿哥昌果斷的表示了拒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