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孟珙和四周諸將交流戰術時,雙方大陣已經進入五百步內。
此時能大概看出吐蕃布陣規律。
采巴哥的主力也在中間,前面全是著鐵甲的,遠遠的能借著陽光看到金屬的光澤,這波兵馬也不多,估計不到千人。
中間一大片都是采巴哥的人,衣著式樣比較統一,但兩翼都是亂七八糟,衣著各種不同,和雜牌軍似的。
大伙看到眼前像農民軍似的吐蕃軍,再想到曾經的北宋也沒奈何他們,心里都怪怪的。
不比較不知道,一比較才知道,大宋以前真爛。
誰都打不了。
打不了遼,打不了金,打不了西夏,打不了吐蕃。
孟珙這時一揮手,大聲道“吐蕃人實力不如蒙古人十分之一。”
“咱們一不能掉以輕心,二要速度擊潰他們。”
“如果連吐蕃人都打不贏,還如何去面對蒙古大軍。”
“此戰,必勝。”
“必勝。”諸將齊喝,接著紛紛各自歸隊,只有高智耀跟在孟珙身邊。
宋軍將領各自歸陣的同時,吐蕃軍隊突然在宋軍四百步左右停下。
對面宋軍也同時停下。
巨大的戰場上,突然像時間暫停一下,大伙相互看著對方,停在原地。
吐蕃各部也在分配作戰任務。
因為宋軍中間七千步營排面比較寬,看起來陣形很松散,而宋軍騎兵看起來披甲率極高,前排更是散發著幽黑亮麗的金屬光澤,吐蕃各族也不是傻子,紛紛要求打中間步營。
采巴哥便道“騎兵打密集步兵可不好打,你們別看宋軍現在走的松散,若是訓練有素,很短時間就能把陣形擺密集起來,到時沖上去打不開局面,就慘了。”
采巴哥這幾年一直在打仗,比較有經驗心得,這話說的還真沒錯。
四周各部紛紛叫著沒關系,老子專門打步兵。
大伙爭搶著要打步兵,采巴哥原本還想用自己的鐵甲騎兵去打,沒想到大家這么搶。
行,你們要打就打,他便道,按規矩來,誰愿出兵最多,誰打中路。
噶氏的噶什爾立刻叫道,他愿出甲兵六千,主打中路。
六千騎兵也算不少,其他人又不愿一次性出這么多,因為總想留著點家底。
于是采巴哥又選了兩部族,各出兵數千,與噶什爾湊了一萬多主打宋軍中路。
采巴哥比較小心,認為宋軍步兵對已方影響較小,示意噶什爾如果打不進就不要硬打,拖住牽制宋軍步兵就好。
等他們打敗宋軍騎兵,這些步兵逃都沒地方逃。
噶什爾嘴上答應了,心里不爽,感覺采巴哥看不起自己。
采巴哥占據邏些,隱隱有吐蕃之王的地位,噶什爾肯定想證明自己比他強的。
另外達氏貴族達魯與幾部集兵約兩萬打宋軍左翼,那邊是孟瑛領的四千輕騎。
另貴族若蓋德瑪與幾部集兵約兩萬打宋軍右翼,那邊是沙德爾騎兵五千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