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騎兵已經像洪流般的再次沖上,又一次切入他的陣中。
轟隆隆,噼里叭啦,現場各種聲音交織。
雙方對射,對砍,刀箭轟響,馬嗚斯叫,還有各種慘叫及問候雙方母系的聲音交織在其中。
訓練幾無,刀甲俱差的吐蕃人完全落于下風。
倒霉的若蓋得瑪眼都紅了,抬頭就見自己的部族到處在落馬,遍地在慘叫,圍在他四周的騎兵不停的被分開,后退,完全擋不住黨項人的沖擊。
黨項人在他們陣中如無人之境,橫沖直撞,簡直不把他們當人看。
明明他們的兵力占據黨項人四倍有余,但居然處于下風。
如果能站在高處,從高空看去,此時沙德爾的騎兵擰成一團,在吐蕃人的大陣中東奔西跑,橫沖直撞,沖到哪,哪邊的吐蕃人就紛紛避讓,不避讓就立刻要墜馬。
沙德爾現在狂的不得了,越打越順,開始他還怕被吐蕃人兩萬騎圍住,后來完全不管,就在吐蕃人陣中沖來沖去。
他已經不把吐蕃人當人了,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也難怪他這么囂張。
即便沒有投靠宋人之前的西夏軍,也比吐蕃人強不少。
西夏當時是個統一的王朝,軍隊也更專業化。
吐蕃人不知多少年沒有重新立國,就是個游牧組織,軍隊也是牧民隨機組成。
而投靠宋人之后的西夏騎兵,訓練更加嚴格,甲具更加優質,已經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就在沙德爾在盡情蹂躪吐蕃騎兵的同時。
左翼的達魯比他更慘。
宋軍左翼是孟瑛部。
孟瑛手上只有四千輕騎,當時達魯兩人看到孟瑛四千輕騎出來時大喜,簡直以為自己撿到了軟柿子。
但等他的兵馬一上去才知道是個硬骨頭。
此時各國騎兵大部份都是用七到八斗弓,少量有一石弓以上。
孟瑛的四千輕騎有兩千西夏人,兩千宋軍,全部選用臂力奇大,射術比較好的軍士,人均八斗弓以上,而且有部份人平時用的一石弓,但為了持久的輸出,換用八斗弓。
箭支俱為宋軍特制重箭,射的又遠又重。
達魯的騎兵剛剛逼進五十步內。
嗖嗖嗖,孟瑛那邊滿天箭雨先射向吐蕃人。
這個距離絕大部份吐蕃人的弓箭都射不到,就算射到也沒什么力量了。
沖在最前面的吐蕃人頓時如遭重擊,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接著就成了宋軍的表演和演習。
孟瑛帶著他們邊跑邊射,永遠與吐蕃人保持在五十步到六十步之間。
雙方都是輕騎,孟瑛的戰馬素質甚至比普通吐蕃牧民還要高。
吐蕃人的弓最有效殺傷力為三十步到四十步,極限射程也就五十步左右。
但對面戰馬一直在跑,除了前排吐蕃人,大部份都射不到宋軍。
孟瑛把游射戰術充分發揮出來,圍著宋軍步陣大營從西往東繞。一邊繞一邊回頭射。
達魯兩萬騎兵緊跟其后,追又追不上宋軍,被宋軍一直放風箏射,跑前面的不時成片成片倒下。
第一圈還沒轉完,達魯就發現不對勁,這么追下去,再跑半個時辰,他的騎兵能被宋軍射光。
“停停停”達魯瘋狂示意部下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