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完還是老套路,直接殺了拖走,然后往肅州。
肅州當年同樣很慘,西夏守軍堅守不降,城破后被屠,一個不留。
木爾提還是老套路,得到肅州總人口才兩萬,守軍不到三千。
大概這邊距離宋境太遠,所以蒙軍在這邊放的人也少,當然,這會西夏也沒多少人了。
接著木爾提帶人繼續深入,先后到達瓜州,沙州,行程上千里。
幾人最后是每人帶了三四匹馬,馬匹越來越多。
因為穿著西夏軍服,加上路上比較小心,每次出發,都是派仁綽單騎在前面探路,以防遇到大隊兵馬,所以跑了一個多月也沒出什么事。
沙州同樣慘,當年蒙軍打沙州時,沙州西夏守將先假降,然后伏擊蒙軍,差點把蒙軍主將給活捉了,之后沙州頑強堅守,蒙軍是晚上挖地穴后,奇襲破城,打下來很艱難,所以把沙州又給屠了。
沙州已經和原西遼地盤相鄰,這邊人更少,全城一萬人不到,守軍兩千,其中好多百姓是原西遼的人被遷到這邊,所以城中契丹人最多。
寶慶六年1230年九月,在外游蕩了近兩個月的木爾提帶著小隊人馬開始回程。
格日勒在路上不停的看宋軍畫地圖,心里非常佩服,還主動學習。
隊中有兩個宋軍是專門畫地圖的,他們一路過來,那邊有水,那邊有山,那邊有樹林,樹林有多大,能藏多少人,那邊有路,路有多寬,能不能走馬車,全部畫的清清楚楚。
回程的時候,西夏人仁綽建議木爾提別走原路,從沙州往南,經祁連山北麓山,那邊山腳下有水草最為豐美的草原祁連山草原,這段路是比較好走的。
當然,過了草原后,就會到沙州南的一片廣闊的戈壁地帶,這段路是最難走的,最好能有駱駝,然后可以進入若蓋草原,再從若蓋草原繞回疊州。
這段路長上千里,比來時要遠,但比較安全,其中最難的就過數百里的戈壁沙礫地區,和過沙漠沒有區別。
而且仁綽認為,將來蒙軍如果想進吐蕃,打不掉疊州的話,必然也要選這條路,他們可以先走走看,看看適不適合大軍行走,有沒有可以伏擊的地點。
木爾提本來還想原路回去,再去試著打探下中興府,畢竟中興府現在是蒙軍在西夏的統治中心。
但仁綽的話提醒了他,他果斷同意,眾騎好好準備了一番,又在沙州附近搶了波當地牧民,沙州西北南三個方向都有沙漠,所以這邊牧民都有駱駝。
眾人帶著馬和駱駝,搶了大量物資,從沙州南往回而來。
一路上又是畫圖又是觀察,歷經辛苦,走了二十多天才回到若蓋草原。
要說仁綽也算是救了他們,還好他們沒走原路。
因為蒙軍多批哨騎不見,而且分處各州,蒙軍已經知道有人進來,并且認為是宋軍的可能性最大。
蒙軍在他們回去的路上到處設伏,并以少量哨騎為引誘。
因為木爾提沒去中興府,僥幸躲過了蒙軍的伏擊。
此次木爾提小隊,出去近三個月,成功打探到很多消息,還刻了大量的地圖,更走了一遍跨越沙漠的千里遠路,木爾提因功升為哨騎百人都頭。
部下所屬,幾乎個個升為什長,或副什長,另宋軍給每人賞錢二十貫,白糖、精鹽,茶葉等若干。
此后疊州城每天有大量哨騎派出,在北面臨兆府境內到處穿梭,主要就是防范蒙軍哨騎過來。
雙方多次接觸,也有撕殺。
但因為這時蒙古已經派使者入宋,雙方算是談盟階段,而且蒙軍正全力攻金,連蒙軍也盡量避免和宋軍糾纏,不得不讓出部份巡邏地域。
把蒙軍哨騎驅逐遠后,宋軍突然派了上千人進原金國臨兆府,開始大興土木,看起來好像要占據臨兆,準備移民似的。
因為之前臨兆府狄道縣早就被拆遷一空,人口也全被遷走,所以宋人突然又回到臨兆,蒙古人以為宋軍想占據這里。
但這時宋人過來也不多,每天都在修補城墻,或城中建筑,蒙古哨騎經常過來看看,同時上報窩闊臺。
現在和臨兆連人口都沒有,四周一片荒野,宋人占臨兆肯定要遷百姓過來,所以蒙古人看的很奇怪,難道你們認為,你們可以守住
他們經常來看宋人在這里修城,每天有哨騎過來看宋人進度。
宋軍用臨兆吸引了蒙古人的注意。
另一方面,宋軍以前在疊州是很少養駱駝的,趙阿昌哥時代,疊州養了好多駱駝,宋軍攻破這里后,在過去幾年基本以養戰馬為主,少量養牛羊。
但自從木爾提回來匯報之后,孟瑛多次派哨騎走祁連山東側的木爾提他們回來的路線,與此同時,疊州知州兼疊州群牧所都監高智耀要求疊州吐蕃人大量養駱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