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與芮聽完后還是搖頭,然后道,咱們行政開支占比還是太大。
這都比后世都高了。
后世行政開支也就占百分之四十左右,當然,發達國家占的更少。
小趙這大宋朝,現在都點百分之六七十了。
但這沒辦法,他每年在軍事上的投入是越來越重,這錢要是不投,哪能打的過蒙古。
所有事議完后,大伙齊齊看向趙與芮。
下意識感覺到他又要啟動明年的新改制了。
果然。
皇帝緩緩開口。
“過完年后,朕想成立內閣,試行內閣制。”
“陛下,何為內閣”在場馬上有人就問。
皇帝想了想“內閣,簡單來說,就是我大宋最高管理機構,皇帝在皇城時,負責根據皇帝旨意處理全國軍、民,政務各種事情。”
“皇帝不在皇城時,內閣可以直接處理全國軍、民、政務各種事情。”
“這么說吧,有內閣存在,即便皇帝不在皇城,或皇帝年幼,或不管事,朝廷也能正常運轉。”
皇帝還會不在皇城里有聰明的人立刻感覺到什么。
兵部尚書魏了翁不由抬頭看了眼趙與芮,心中震驚無比,皇帝這是要御駕親征
身為兵部尚書和樞密副使,魏了翁當然知道不少朝廷軍事內幕,皇帝在過去一年不停調兵遣將,增加軍備,很可能是在為大型軍事活動準備。
現在突然要提出所謂的內閣,而且還提到皇帝不在皇城的事,這不是為御駕親征做準備嗎
不知為什么,以前史彌遠、韓侘胄這種權臣,等于是以一個人或一個派系代替內閣,取代皇帝處理政務,大伙都不甘心,希望皇帝能掌權。
現在皇帝掌權了,皇位也穩固了,突然提出可能要外出,魏了翁又覺得不妥,巴不得皇帝天天在京師才好。
不過他從沂王時就跟著皇帝,趙與芮生性愛動,當年宗室都不能輕易離京,趙與芮就申請離京,他是相當明白趙與芮的作派的,一旦動了什么念頭,任何人也無法說動。
可皇帝你離京可以,御駕親征這事,動搖國本啊魏了翁的眉頭皺成一片,開始想著如何勸說。
但這會不能確定朝廷是不是要打仗,因為現在明面上,連他這兵部尚書也看不出來。
就在魏了翁無比糾結的時候,趙與芮正式宣布成立大宋內閣。
大宋第一批內閣由現場十七人組成。
內閣首相為李宗勉,副相為魏了翁、葛洪。
成員另有鄧若水、徐元、杜范、楊長孺、李皇、趙汝述、喬行簡、胡夢昱、秦卓、梁成大。
另有內閣秘書郎四人黃樸、謝方叔、余天錫、鄭清之。
原樞密院,三省會在后面兩年內陸續裁并,把相關職能和官員并到六部和成立的新部。
原樞密使葛洪兼任新成立的商稅部尚書,以后朝廷全面征收商稅時,由此部負責。
以前的鹽、茶、酒、商稅、榷貨等稅收,都歸商稅部管。
趙與芮說,商稅部官員基本可以從樞密院轉任,增減不多,但地方都會成立相應的分司,預估全國每縣要加五十名吏員。
也就是明年要加三千到四千名吏員,又增加了開支,前面趙與芮還說全國行政成本太高,轉手又增加了行政人員,沒辦法,現在真的沒辦法。
但大伙應該能聽明白,或許明后兩年,皇帝就要拿商稅開支,全面開征商業稅。
中書侍郎喬行簡兼新成立的海貿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