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窩闊臺說完后,拖雷也馬上道,吐蕃的事不急于一時,現在還是滅金為重。
這下四周再無異議,闊端也無話可說。
當天窩闊臺和眾貴族定下決定,秋季伐金,主要看拖雷能不能借到道,如果借不道,這事就要怪拖雷了。
議事結束之后,各貴族紛紛離開,蒙軍會先回草原官山修整,準備糧草器具,同時等拖雷的好消息。
很快大廳里只余下窩闊臺和兒子闊端。
闊端見四下無人,上前小聲問父親“為何讓四叔帶領這么多兵馬不是要消他的兵權嗎”
原來他剛剛故意提議打吐蕃,是想分割拖雷兵力。
當年拖雷得到成吉思汗手上一百多個千戶隊的一大半,大蒙古最精銳的兵馬都在拖雷手上,窩闊臺相當忌憚,早就想把拖雷的手上的兵馬弄過來,但一直找不到借口。
這次速不臺又投向拖雷,使拖雷手中實力大增,越發讓他感受到了威脅。
“不急。”窩闊治冷笑“他這么喜歡借道攻金,就讓他借道。”
“。。”闊端一臉懵比,似乎沒有聽懂。
“闊端啊,你還記得,你爺爺臨終前說的話嗎”窩闊臺語重心長的道。
“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征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窩闊臺把成吉思汗臨死前的話說了出來。
闊端若有所思了片刻,還是沒有理解。
成吉思汗這段話的意思,金朝目前的精兵,基本集中的潼關一帶。
如果蒙古能借道宋,金朝感受到危險,肯定要從潼關征兵過來救援。
金兵一旦從潼關過來,千里迢迢跑到中原,人馬疲弊,蒙軍以逸待勞,當然可以一戰而破。
成吉思汗這戰略是沒問題的,不過在歷史上他算錯了一點。
他沒想到窩闊臺想弄死拖雷,所以提前把消息透露給金國。
金國也早早集合好兵馬,以逸待勞打了拖雷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拖雷太厲害,不跟金國糾纏,派出一支兵馬拖住,主力繼續往前去,之后用風箏戰術,一直拖著金兵,拖到冬天之后,金兵沒準備御寒的物資,遭遇了慘敗。
見這招沒弄死拖雷,窩闊臺之后又下毒,這才終于把拖雷弄死了。
所以窩闊臺似乎心眼小了點,不顧大局一直想弄死拖雷,當然,拖雷當年拖了兩年不開會,一直占據監國之權,肯定被窩闊臺忌恨上了。
加上拖雷手握精兵,是誰都不會安心。
之前速不臺率四萬大軍,在倒回谷被金兵大敗,這讓窩闊臺知道,如果金兵早有準備,拖雷帶四萬精騎過去,也不會好過。
此時見兒子沒有領悟,他當然也不敢明說,只是拍拍闊端的肩膀“你要記住,草原上的狼群,永遠只能有一只頭狼。”
“如果有惡狼和你爭頭狼即便那是你的兄弟”
闊端立刻咬牙道“也不能手下留情。”他聽到這里似乎明白了什么。
“很好。”窩闊臺會心一笑。
窩闊臺肯定想不到,自己的決定,幾乎就是奠定了蒙古后半生的內斗史。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蒙古人崛起的同時,就是一部內斗的歷史。
五月份,窩闊臺親率大軍回草原,途經大同,重賞了這里收稅的耶律楚材,將中書省印授給楚材,讓他負責黃河以北的政事。
同時,窩闊臺開始在漢人中設萬戶和千戶。
很多后來的漢人萬戶都慢慢出現在歷史上。
窩闊臺走后,留給拖雷四萬精騎,其中大部份都是成吉思汗留給拖雷的精銳,也有一小半其他各族仆從軍。
拖雷將帥府移駐平涼,距離鳳翔極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