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波箭雨射完,最近的金兵已經沖進二十步。
二十步看起來挺近的。
但所有蒙軍已經完成轉身。
轟隆隆,蒙軍鐵蹄如雷,震蕩大地,留給金兵一股塵煙,飛快的脫離金兵,雙方的距離很快又拉到三十步外。
與此同時,后幾排蒙軍再次回頭。
崩崩崩,又是一波箭雨射在最近的金兵隊中,他們回頭射時,大部份都不瞄準,憑感覺隨便射一箭。
身后的金軍騎兵墜馬無數。
從第一波箭雨開始,撲通撲通,大量的金兵被射下馬。
現場人馬悲鳴,到處慘叫。
當然,金兵也有善騎射者,也會追著蒙軍背后射。
但總體來說,這會騎射水平,還是蒙古人天下第一。
移剌蒲阿帶著上萬精騎,跟著速不臺滿場的跑。
雙方不時對射,時而拉近,時而又被拉遠。
大地上到處都是塵土飛揚,馬蹄聲滾滾不息,雙方都有人馬被射倒,只是對比起來,還是金兵損失更大。
但移剌蒲阿勝在兵多,緊咬不放,死死跟著速不臺。
二十多萬人的戰場是相當龐大,即使是如拖雷這樣的名將也不能顧及全場。
此時拖雷正站在一個高處,遙看戰局。
左翼速不臺的人越跑越遠,都快脫離他的視線,把移剌蒲阿的人馬也帶到了遠處,目前還看不出勝負,移剌蒲阿也追的一頭是勁,絲毫不懼。
右翼忽生孫的對手不是知是誰,那邊金國將領有點慫,沒敢離步營大陣太遠,忽生孫上前,他就迎戰,忽生孫后退,金騎也后退,始終保持和步營大陣一里左右,不遠離。
拖雷感覺這名金將比較謹慎,比移剌蒲阿聰明多了。
更遠處的奧屯世英已經繞到金兵步營后面,那邊也遠遠脫離了拖雷的視線,拖雷只能等會通過來往的信使才能知道雙方的戰果。
要么就是看雙方陣形的變化。
現在他站在高處,只感覺到金兵步營后面一動不動,這證明奧屯世英應該還沒有辦法,拉扯出金兵步營。
距離他比較近的有脫察剌,脫察剌去挑釁金兵步營前陣,對方雖然沒有宋軍那么多神臂弓,但弓箭手也不少。
雙方對射了幾輪,脫察剌移動目標比較難射,但對方步弓射的遠也有優勢,雙方都沒占到什么便宜,脫察剌試圖拉扯金兵步營,金兵不為所動,看到占了便宜也不輕易往前逼近。
因為連金兵統帥肯定也知道,步軍追騎兵是沒道理的,只有凝成一團才有威脅。
雙方從下午兩點左右接觸,一直打到三點多,場中喊殺聲震天,人馬喧燥,打的天昏地暗,還是沒能分成勝負。
“不好打啊。”拖雷此時心中暗暗嘀咕著。
這股金兵沒有急功近利,十幾萬步兵更是凝成一團,慢慢往前走,試圖壓縮蒙軍騎兵空間。
就算把金兵騎兵打敗,打不破對面步營,拖雷也吃不下這股金兵。
他兵馬實在太少了。
原歷史拖雷過河后,與金兵先在禹山打了幾陣,失利,接著在鄧州又打了陣,還是失利,前幾仗都沒撈到好處,可見陣地戰是打不動金兵的。
后來拖雷改變戰術,不管金兵,直趨南京,這下完顏合達急了,便下令全軍追擊。
但他是步兵多,拖雷全騎兵。
這一走起來,金兵整個步營陣形就拉的很長,什么防守陣形也沒有了。
拖雷沿途派騎兵搔擾,一邊搔擾,一邊帶著金兵滿河南跑,每晚金兵都睡不好覺,金兵完全被蒙軍帶著節奏。
加上金兵人多,不到兩個月后,就開始缺糧,當時拖雷是和完顏合達纏糾了近兩個多月,拖垮了金兵之后,才打崩完顏合達。
所以拖雷短時間想在陣地戰打崩這十幾萬人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