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一夜間僅臨安城收入三千多萬貫,震驚全朝文武。
而后面各路,各府,各縣陸續會進行拍賣,只要地方監管得力,舉報人夠多,打擊私設有效,朝廷全國在這塊牌照上能收數億貫。
彼時南宋有八百多縣,每縣一家,兩個牌照加起來折算三十萬貫五年,就能賣兩億五千萬貫。
當時皇帝把這數目說出來后,簡直讓人三觀炸裂,很多大臣發現,原來賺錢這么容易
當然,縣有大小有富窮,富縣可以拍到上百萬貫,甚至比臨安還拍的高,窮縣人少的縣也可能拍不到三十萬貫。
但這兩行業無論在富縣窮縣都是不可少的,也都是能消費的。
所以趙與芮說兩億五千貫還是保守了說。
這意味著從今以后,每年大宋皇朝至少又多了六千萬貫固定收入。
除了這固定牌照費,這兩行來還得交稅,按姑娘和堵檔堵桌多少,交少量的稅,這塊估計全國一年也能收個上千萬貫。
進入寶慶八年,趙與芮開征商稅,青樓和堵檔限制數量,拍賣牌照,為大宋一舉增收數億貫。
寶慶七年十一月底,劉整帶著兩萬大軍行走在崤函古道中。
方城山大戰結束后,劉整就和王堅分別帶兵進入金境,接著劉整帶兩萬宋軍和潼關總帥那合賣住在前,全軍只帶戰馬和干糧急速行軍,經盧氏縣、閿鄉縣進入崤函古道。
宋將劉全,王旻,李伯淵和原忠孝軍總領夾谷愛答在后,帶著一萬襄陽來的宋軍和一萬金國降軍于十二月份跟在其后。
王旻,李伯淵是襄陽守將,歷史上因為趙范統御無方,造成襄陽內訌,這兩人焚劫了襄陽,投降了蒙古,使南宋第一次丟失重鎮襄陽。
后來孟珙在劉全等將的合作下,收復了襄陽。
現在王旻,李伯淵當然不會再這么干,幾員大將在劉全帶領下,在裕州整頓兵馬,收攏一萬金軍降兵。
趙與芮干這一套也很有經驗,上來先問降不降,愿不愿意跟大宋干,不愿意的直接砍了,然后余下的先發錢,再發田。
這田從哪來直接抄沒金國各縣地主。
宋軍每打下一個州縣,先抄地主,錢糧宋軍拿了,田分給金兵。
這招不要太好用。
首先直接打擊了地主,解決了土地兼并,其次穩住降兵的心,宋軍又得到大量的錢糧。
劉全因為要整軍,比劉整的兵馬晚出發了幾天。
劉速是全軍帶馬,快速行軍,要保證方城山大戰的消息還沒有傳到潼關。
其中前營五千人,俱是換裝的金兵服裝。
一路經過各縣都不攻,直接走,留給后面劉全和王旻,李伯淵他們進攻。
十二月初,他們進入崤函古道,崤函古道是連結函谷關和潼關的唯一要道,也是連接關中和中原的要沖。
以前歷代王朝主守函谷關,后來又改成以潼關為主。
此時劉整正和部將張俊、賀順、曹文鏞和那合賣住正行走在崤函古道上。
劉整馬速比較慢,邊走邊看四周地形。
崤函古道北面就是黃河,他們全軍沿著黃河走,南面是秦嶺和崤山。
宋軍剛剛經過崤山,進入秦嶺和黃河之間。
這條道最寬的也就十幾步,最窄的地方只能兩匹馬并行。
這要是有敵軍在秦嶺上設伏,很容易被堵住。
好在劉整知道消息應該沒這么快傳到潼頭,就算到了潼關,潼關李平也不會派兵出來堵截,更不知道宋軍會來。
潼關原有十幾萬兵馬,大部份被那合賣住帶去了堵拖雷,現在全降了宋軍,關內還有三萬大軍,守將是漢人李平。
李平這家伙在歷史上,聽到三峰戰大敗,立刻就獻關降了蒙軍。
現在潼關城外沒蒙軍,劉整第一時間過去,有機會打個出其不意。
劉整當然不知道李平在歷史上降了蒙軍,反正也做了強攻潼關的準備。
發現劉整一邊不停觀看,降宋的金將那合賣住上前小聲道“我軍來的迅速,李平不一定知道方城山蒙金大敗的事,況且此人膽小如鼠,就算知道我軍來了,也不敢派兵來阻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