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他們還在外面,所以先弄了幾套蒙軍的兵甲用著。
這會四月的沙州還是比較熱的,但兩人為了保命,里面穿了層皮甲,外面又套了蒙軍的鎖子甲。
但蒙軍的帽子很少有鐵鑄,比宋軍的差很多,兩人自己想了辦法,找了具蒙軍的甲胄,拆出鐵片,然后用兩層帽子,把鐵片縫在里面。
隊長趙小天也相當照顧他們,給達札贊提了個仆從軍伍長,手下面管著十個剛加入的吐蕃兵。
還提議他們把肩膀和前胸處裝填鐵片,盡量提升防守。
因為蒙軍甲胄鐵片太薄,趙小天還找來兩具宋軍鐵甲,直接拆了之后,分給幾個人用。
一番操作之后,達札贊和阿贊比也算全副武裝,都像個鐵甲人似的。
他們這隊人正好負責西城門的防守。
兩人這會一邊搬運東西,一邊聊天。
他們現在上身甲重,下身沒什么甲,走路有些頭重腳輕,但站在城頭和城下對射時,防御效果會比較好,所以也只能忍住。
“快快快點,蒙軍可能明天會攻城。”城頭到處都是宋軍的叫喊聲,達札贊和兄弟們一起搬著工具。
他不時看向遠處,蒙軍中不見云梯,估計沒有帶來,畢竟從察合臺領地過來太遠,應該會和宋軍一樣現場打造,那最早會在明天才攻。
他和阿贊比從城頭跑到城下,下面堆著各種器具,最近的是一堆堆的沙袋。
沙袋里全是沙石,兩人也是個猛人,左右手各抱起一個回到城上。
所有沙袋先堆在城頭中間,等全隊人先后拿了幾十個上來后,就豎起四根木棍。
再以沙袋堆夾,把四根木棍豎在城頭。
其中兩根貼著城垛,兩根在后面,形成一個四方形。
接著又到城下抬上木棍,橫亙在四邊,用麻繩捆起來,僅半個時辰,一個類似后世雨棚被蓋好了,雨棚露出城垛一米高,達札贊身高一米七不到,站在雨棚下面,頭頂的空間只有二十公分,城下的箭如果不是拋射,想平射進來還是比較難的。
雨棚上面蓋的他們睡覺時的營帳。
他們一個營帳分五塊,這會可以改五個雨棚。
每天凌晨時先往木頭上潑水,毛氈則是浸在水里一晚上,天亮后拿起蓋上,接著上面覆蓋沙石,從邊上的沙袋里取出部份沙石覆蓋上去。
一個雨棚長寬各約四步,里面能站他們一隊人,但打仗的時候,不能所有人都站里面,隊中有六人一直用箭的,可以站雨棚里對城下射箭。
另五人有部份要站城垛后面,以城垛來防箭,還有要拿其他兵器和工具隨時支援的。
達札贊帶著全隊十一人,用了一上午就把雨棚搭好。
眾人都坐在雨棚里避著太陽,左右兩邊都有宋軍在干同樣的事。
每個雨棚間隔六七步,所以整個城墻上到處都是雨棚。
每三個雨棚中會有一個最大的,把前后垛口全部包裹。
因為這城墻寬有八步,達札贊的雨棚才四步寬。
最寬的雨棚里面會擺著各種物資,像達札贊隔壁那雨棚里,宋軍正在搬運新家伙。
達札贊一邊坐著休息一邊看著。
宋軍先搬上來一個鐵鍋,這鐵鍋達札贊當然認識,是宋軍行軍燒飯的家伙,還比較大。
開打前,鐵鍋里會燒了一鍋油,然后宋軍的箭會在油里浸一會再用,長槍則會放在鍋下面的火里燒的通紅,宋軍守城的長槍是特制的,前面除了槍頭,半米長都是鐵鑄管,然后套在木棍里。
到時滾燙的箭射到蒙軍身上,就算只是擦傷,那也是會要人命的。
“真是陰啊。”達札贊小聲滴咕著,他看著頭頂的雨棚,感覺這玩意確實讓人頭痛,防箭效果不說如何,但肯定是能起到作用的。
下午時,他們陸續搬上來各種物資和一大堆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