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吃過早飯,隨著雙方的號角聲,雙方兵馬再次出營。
宋軍這邊先出營的還是炮兵,然后是長槍兵。
“出發了。”宋軍長槍兵伍長范新拿起重重的頭盔戴到頭上,身后同伍軍士王大海幫著先戴好頭盔。
兩人身起身,身上都是嘩啦啦的響。
前排長槍兵札甲都重達五十多斤,而且集中在身體上半部,主要是用來防箭和防馬軍沖鋒。
當他們蹲下時,所有重量都在下部,蒙軍重騎沖上來都沒辦法破陣。
范新起身之后從地上又拿起一桿精鋼打造的長槍,他的背后還背著兩枝較短的短槍。
他和王大海兩人屁鼓下面坐著一面盾牌,正是重達五十斤的鑄鐵大盾。
這盾牌上面有五個孔,頂部一個左右各兩個。
只見兩人同時彎腰,用力一提,沉重的盾牌被提了起來。
盾牌頂部中間有個較大的洞,范新直接把長槍尾部穿過去,接著和王大海兩人一人抓一頭,抬起盾牌往前走。
宋軍前排都是如此,兩人抬一面盾牌,一前一后。
一路走到數百步外,對面蒙軍也在兩里外整隊。
范新他們放下盾牌,移到身前。
這盾牌很厚,一層鐵一層木,放到身下時,不用手扶都能豎在地面上。
若地面不平,宋軍會稍微整理下。
盾牌高達一米五,是宋軍中最大的盾牌,比他們后面幾排長槍兵的盾牌都高,都重。
若是有個子矮小的宋軍站后面,只能看到他的頭。
這么厚重和高大的盾牌,當然也帶來強烈的安全感。
宋軍第一排壓力比較大,還要帶著鋼槍和鐵盾。
但第一排的安全性也是比較高。
如果蒙軍騎兵來攻,范新把長槍繼續插在剛才提過來的洞里,成斜角往上,槍尾扎地,長槍和盾牌形成三角形,范新原地蹲在大盾后,一百多斤的身體加五十多斤的重甲頂在盾牌后面,蒙軍的重騎撞上來,盾牌能紋絲不動。
也就在范新把盾牌放好之后,左右兩邊的宋軍都在放盾牌,然后大伙左右觀看,盡量要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不平不平。”右側宋軍發現自己地面不平,他的盾牌高出范新一些。
范新立刻幫他把鐵盾移開,發現下面有凸起的一塊。
兩人同時從左右腰間一摸,拿出一把小鏟子,狠狠幾下,立馬就把地面鏟平了。
接著把右側鐵盾重新放下,這下高度和范新的相似。
雙方盾牌距離比較近,這時兩人各自又取出兩根短麻繩。
大鐵盾左右各有兩個孔,兩人以麻繩鉆過孔,把兩邊鐵盾捆在一起。
一會功夫,整個第一排所有鐵盾都被捆成一條線。
“前面兩排聽好了”這時有軍官開始大叫。
范新趕緊把自己的鋼槍插進頂部的孔上,然后遞給后面的王大海,兩人各持一頭。
“起。”
嘩啦,前面兩排宋軍把綁在一起的鐵盾整個提了起來,整個一個排面,所有鐵盾連成一線,相當壯觀。
“往前十步。”
嘩嘩嘩嘩,宋軍往前慢移了十步,因為所有鐵盾連在一起,大伙走的比較慢。
十步之后。
“撲通”所有人同時放下。
“對齊,放平。”軍官們再叫。
大伙紛紛看去,左右盾牌高度可以不一樣,但一定要放平。
放平之后,不用手去扶,盾牌也能自動立著。
如果地面不平,就得用鏟子鏟平。
各部都在修平,范新這邊比較平整,他放下盾牌之后,撲通,一屁鼓坐到地上,身上甲太重,能坐下休息,最好先休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