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察合臺先是一愣,接著臉色大變“該死的,宋軍想水淹中興府”
察合臺是現場少量當年參與成吉思汗水淹中興府的蒙古高層之一。
宋軍駐軍位置正是當年蒙軍駐軍位置。
那也是中興府四周數十里內最高位。
西夏黨項人建國選都城時,主要工匠應該是漢人,可能有漢人故意不提醒,把中興府建在低洼處,且東南面距離黃河極近。
每年一到雨季,中興府四周幾十里內都是泥濘不堪,兵馬難行。
這也是為成吉思汗后來水淹中興府了基礎。
現在宋軍又占據幾十里內唯一的高處,而且連過冬的棉被都搶去了,這擺明要在這里等雨季。
察合臺臉色極為難看“該死的宋人,想學父汗,建堤壩蓄水。”
他把二十多年前成吉思汗水淹中興府的事說了下,四周頓時一片驚恐之色。
闊端那時還小,根本不知道這事,現在聽完抬頭看看四周,果然發現中興府城位置極低,對面宋軍駐地卻很高,宋軍中間還有座小山,上面有大量宋軍營帳。
“方圓百里內最高的就是宋軍營地那片,一旦雨季來臨,所有水都往順沿往下,中興府四周會變的一片泥澤,地面難行,宋軍一旦筑壩蓄水,中興府可能再次被淹。”察合臺指著宋軍大營怒道“不能讓他們干下去,立刻要打破宋軍大營,要么推翻他們蓄水壩”
“這怎么打”有人驚叫“前面全是溝渠,低墻,中間還有宋軍建的小土城”
“這比攻城還難”
前面宋軍大營的長不說了,估計有二十里,另外縱深也有近十里,他們現在只能看到外面,就是一道道的溝渠,還不知宋軍里面有什么防御工事。
再想到宋軍各種兵器,火炮,投石機,神臂弓,這難度真是比攻城還難。
“難道眼睜睜看著宋軍筑壩,然后水淹中興府”察合臺怒道。
闊端想了想問“宋軍十幾萬人在里面,他們糧草能吃多久”
有人道,宋軍攻破了夏州,懷州,靜州三州,三州物資糧草被洗劫一空,還有四周牧民們被抓了好多,牛馬羊更是不計其數。
反正個月肯定沒啥問題,半年也有可能。
蒙軍當年六萬人馬圍著中興府,前面幾個月筑壩,洪水從九月淹到十二月,缺堤后才退兵,前后在這里也呆了半年以上,蒙軍靠的什么
同樣靠的是打破四周州府后的掠奪。
察合臺不由分說,不能等,馬上八月可能雨季提前來,到時就打不成了,現在就得打。
闊端沒辦法,雖然不愿意,但察合臺是他二叔,于是蒙軍決定,攻打宋軍,阻止宋軍建壩。
同時由察合臺親自寫信,快馬去官山附近,請窩闊臺派援兵來支援。
為防宋軍陜西兵馬,可以不走陜西,從北部近拔都地盤方向過來更好。
同時察合臺也要求拔都出兵幫忙。
中興府一失,蒙軍可能丟失全部西夏。
一旦讓宋軍占據,以宋軍的守城能力、宋軍人口和軍隊數,蒙軍不可能再像攻滅西夏一樣再奪回來了。
察合臺帶著人沿著宋軍整個前線跑了一遍,看出宋軍在兩個方向建的高墻應該是筑壩。
南邊的在高地上,需要仰攻,難度較大。
這邊的壩比較小,主要作用應該是淹對面蒙軍,阻蒙軍從南面進攻,可以暫時不管,只要蒙軍不在這邊進攻就行。
東北面近靠宋軍大營,背靠黃河,是宋軍主要的蓄水壩。
趁現在沒下雨,趕緊要破壞宋軍。
為堵住宋軍,察合臺兵馬駐西南面,闊端兵馬駐北面。
另有中興府擋中間,東南面有黃河,宋軍這會相當于被蒙軍,中興府和黃河四面包圍。
第二天第一大早,蒙軍十萬盡出,除留少量兵馬在其他方向,挖工事當障礙阻宋軍出營。
其余部兵盡到東北面。
當蒙軍來到東北面時,所有人看到前面三條溝渠,溝渠后面則密密麻麻的宋軍嚴陣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