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在爭吵了數天之后,最后由耶律楚材的協調中,蒙古貴族們終于達成一致。
分兵長子西征,同時派大軍十萬去西夏,以戰逼和宋軍。
即在西夏要取得大勝,打退宋軍,才能講和時有底氣。
如果不能在西夏取得大勝,退而求其次,保西夏黑水城。
西夏黑水城是扼守漠北進入河西走廊的必經之路,唯一要道,蒙古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以丟中興府,丟西夏其余養馬的地方,但不能丟黑水城。
一旦讓宋軍占據黑水城,宋軍以后隨時可以從黑水城進入漠北,同時蒙古各宗王的封地,等于向宋軍打開了大門。
官山會議決定了大蒙古的下步戰略,會議的決定是雙方都同意的,拔都得到了長子西征的主帥,窩闊臺可以繼續往西夏調兵。
但結果并不是窩闊臺能接受的,他大汗的威信再一次受到挑戰。
一旦拔都在西征時取得大勝歸來,而他在這邊無法在宋人身上占到便宜,他相信自己這大汗位置會越來越懸。
此次長子西征和原歷史差不多,但原歷史是速不臺為主帥,拔都為副。
這次以拔都為主帥,速不臺為副,兩人各帶兩個萬戶。
宗王中有察合臺兒子拜答兒、窩闊臺兒子貴由,拖雷兒子蒙哥各帶一個萬戶。
另萬戶及以下各級那顏也派長子率軍出征,主要征討欽察、斡羅思等國,即歐洲方向。
全軍十二個萬戶,約十二萬四千多人,帶戰馬五十萬匹,和原歷史一模一樣。
而這次西征和歷史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戰略目標的改進。
原本蒙軍就奔著殺人去的。
這次為了對抗宋廷,窩闊臺要求盡量不要屠城,以掠奪和征服為主。
他故意給了拔都目標任務。
你當統帥西征可以,但回來時,最少得給我帶四十萬大軍,上百萬匹戰馬。
拔都則向窩闊臺和諸貴族保證,等我回來,最少帶五十萬大軍。
蒙軍只要不隨便屠城,全力收降軍士,別說五十萬,帶一百萬都可以。
畢竟他們的長子西征在歷史上進行了七年,前后殺了不知多少萬人。
趙與芮肯定想不到,因為自己的咄咄逼人,逼的蒙軍的長子西征改變了以往屠殺的戰略,以征服和收降為主,他間接的拯救了幾百甚至上千萬歐洲人。
窩闊臺安排了長子西征之后,立刻決定發兵十萬,支援西夏,同時派出使者漢臣劉潤出使宋廷談議和之事。
他是打算邊打邊談和,在戰場上逼和宋軍,最好能保住西夏。
支援西夏的主帥為口溫不花,副帥為塔思,原本塔思也要參與長子西征,但這家伙不愿意。
于是七月初十,塔思開始召集兵馬,準備從漠北繞到西夏。
繞道漠北對蒙軍來說又好又不好,優勢是利于騎兵,不好的地方是補給不夠方便。
原本他們從山西,進陜西,到西夏,一路可以獲得補給,但怕在陜西被宋軍阻擊,或者說怕被宋軍知道,所以還是決定繞遠路走漠北。
大蒙古國的龐大機器也開始運轉,此次前后動員二十多萬大軍,蒙古精銳有一半離開河北一帶,這事若是被宋廷知道,窩闊臺都怕宋軍趁機打過來,所以西征也好,支援西夏也好,都是悄悄進行。
七月的江南大地氣溫比較高。
七月初八,定海縣。
今天一大早,約上午八時左右。
咣當,咣當,咣當,咚咚咚,大街上鑼鼓宣鳴,聲音震天。
城中好多百姓紛紛離開家里,擠到街上。
只見大路中間幾個身穿札甲宋軍,胸前戴著大紅花,四周都是縣衙衙役,在敲鑼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