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扎簀最近幾次建議都沒有被采取,包括十幾天前,他曾經建議中興府在北面挖開護城河,往更北面引水,工程不算大,而且宋軍不在外面,可以發動百姓來干,用幾千百姓,幾十天內也能挖出一條深溝,如果動用百姓更多,甚至可以引到北面幾十里外的沙湖,可以降低水淹的壓力。
當時察合臺也沒采取,他認為可以打破宋軍防線,摧毀宋軍的堤壩,結果沒有城墻的宋軍,比有城墻的還難打。
斡扎簀還是有些想法,但察合臺和闊端一直沒有重視,極可能斡扎簀是民政官,在他們眼里,雖然斡扎簀民政一把好手,打仗不一定行。
察合臺兩人把他帶在身邊,更多的是問當地風土人情和氣候地勢等情況,斡扎簀都是了如指掌。
幾人在陣前商量了會,斡扎簀今天的提議又沒被采納,心情有些悶悶不樂。
他不再亂提意見,只隨著察合臺的提問,說說附近的氣候,地勢,水流情況。
他可以肯定的一條是,等雨季到來,東南角這塊黃河水位漲起來很快,因為河道比較窄,到時宋軍可以先把黃河的水引進來,然后堵住再靠下雨蓄水,堤壩里的水漲起來會更快,這是蒙古當年用過的辦法。
察合臺與闊端和斡扎簀說了會,也沒聽到對打仗有用的東西,只能道“走,前面看看。”
一行人騎著馬往前去。
他們先來到中興府正東面。
這是蒙軍主攻方向,宋軍的堤壩就建在這邊。
目前已經老遠都能看到高高的堤壩,目測最少已經有七八米高,非常之快。
要知道為了蓄水,這個堤壩是做的相當大,比蒙古當年那個還大。
周長最少有十幾里,整個中興城城墻才幾里
宋軍帶了數萬宋人民夫在這干活,短短兩個多月,已經弄到七八米高,像一座城似的,并且還在加高。
察合臺他們騎著馬在堤壩四周先看了一圈,感覺到到處都有宋軍,蒙軍像螞蟻似的蟻附,但進展很慢。
幾人找了正東位置開始往前。
沒多久就來到一條溝渠前。
這是被蒙軍攻破的溝渠,上面鋪著很多跳板。
為了打造跳板,中興府的民房門板快被拆光了。
幾人站在門板上,看著下面溝渠污水混濁還有陣亡蒙軍留下的物具,一個個臉色極為難看。
蒙軍每攻一道溝渠,都得付出巨大的傷亡。
他們還得把陣亡的蒙軍尸體撈出來處理掉,不然怕生瘟疫影響自己兵馬。
“宋軍帶著這么多百姓干活,糧草肯定支持不上。”這時斡扎簀又道。
察合臺和闊端說沒什么,心里都在想,宋軍慘無人道,到時可能把蒙古牧民們先全部殺了。
但身邊有斡扎簀這種黨項人,他們自然不好說出來。
說出來,只會讓斡扎簀想到他們當年屠沙州瓜州的事。
一連走過三道溝渠后,前面出現一堵堵的低墻。
這時大將岱爾巴圖怒道,我軍進攻這里時,宋軍專門用箭射腳,陰險無比。
察合臺有些不理解,岱爾巴圖向他解釋了宋軍的打法。
當時他們好不容易攻破三條溝渠,墻后的宋軍看到蒙軍上來,紛紛扭頭就跑。
蒙軍到了墻前發現后面沒溝,大伙高高興興翻墻而過。
不料跳下來時,下面全是陷井。
好不容易把所有陷井都弄出來,蒙軍又爬上去往前沖。
對面又是一條溝。
宋軍呆在溝里,開始射蒙軍的腳。
之前蒙軍進攻前面三條溝時,都帶著盾牌,宋軍也是以直射和拋射為主,并且宋軍當時在這墻后面,也無法射蒙軍的腳。